公信力遭受质疑获奖作品不再受宠茅盾文学奖市场“助推器”失效 昨天(8月28日)上海某书店里,几本新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放在书架上,乏人问津显得十分孤寂。茅奖并没有人给它们带来预想之中的命运改变。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由于本届茅奖质疑声不断,公信力急剧下降,其市场感召力也大不如前。读者面对茅奖作品,心态也很“矛盾”。 书店难以凑齐5部获奖作品 往年茅奖一公布,第二天获奖作品就会齐刷刷地摆在书店的书架上,而这次的专柜却给人有一点七零八落的感觉。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二楼的茅奖作品专柜,昨天只有莫言的《蛙》和关仁山的《麦河》两部获奖作品,其余则为入围作品。上海博库书城的专柜也只有《蛙》、《推拿》和《天行者》三部。当几天前茅奖公布后,上海几乎所有的书店经营者在设置专柜时猛然意识到,他们根本没法凑齐获奖的5部作品。 “不瞒你说,在茅奖公布前,我也只听说过《蛙》,其他的4部根本不知道。”一位书店经营者告诉本报。这些经营者对书业向来极端敏感,评出来的作品竟连他们都闻所未闻,可见本届茅奖“小众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好在相关出版社已纷纷开始加印,但经营者又立刻发现如张炜《你在高原》这样的获奖作品,一部就有10卷,售价350元,根本不适合在店里销售。所以各书店茅奖专柜七零八落。 不过据记者观察,即便加印推出,也未必意味着好市场。据博库书城提供的数字,茅奖公布至今,获奖作品中卖得最好的是《蛙》,有百来册,其他的都比较一般,像《推拿》也就五十几册,《天行者》则更弱一些。“因为这些小说获奖受关注很少,‘门槛’较低,所以能售出这点已很让人欣慰,但实在不算畅销。”博库书城宣传负责人朱兵对本报说。 读者买书忘掉茅奖又如何? 一切似乎都在证明茅奖的市场“助推器”正在失效。一般而言,过去一部小说只要获得茅奖,就起码可以有十万册以上的销量,如王安忆的《长恨歌》至今已售出几十万册。但这次却很乏力,这一点在上海书展茅奖专柜遇冷的情形上也可见一斑。读者邹先生告诉记者,这次茅奖有关“人情票”的争议这么大,实在无法让人信任。对于一些对文学并不怎么了解的读者来说,失去了对奖项的信任,面对获奖作品,也只能在买与不买之间犹豫不决。 本届空前的质疑声,让茅奖对读者的引导力减损大半。朱兵昨天就直言,茅奖获奖作品能否经得起市场检验,还有待观察。当然,获奖作品销售惨淡的另一个原因是,评委们大多喜欢剑走偏锋,专门颁奖给那些读者不熟悉的冷门作品,对市场热门作品(如网络文学)却不屑一顾。评奖评委和读者的阅读取向之间有很大偏差。这问题不光茅奖有,诺贝尔奖也同样存在。因此这些奖项一颁出,作品最多红火一时,但决不会长久。 不过,正如朱兵所认为的那样,茅奖的“失效”是对评奖体制的直接质疑,这固然是一种悲哀,但也说明读者购书日趋理智,“不唯奖”和“不唯评委”正是读者走向成熟的表现。而事实上,一些书店现在也不再重视茅奖和诺奖的节奏,只坚持自己的节奏。当成熟的读者只相信自己眼睛的时候,买书时忘掉茅奖又能如何?(青年报2011-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