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_华语综合文化门户,深度访谈,观点评论,新书推荐,读书笔记,情感故事,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 文化播报 > 书事书讯 >

甘肃古稀老人张庸斥巨资办民间图书馆“绿云书庵”

时间:2011-03-19 00:16来源:半壁江 网 作者:中新网 点击:
循着狭长的巷道,推开一扇古色古香的木门,简单古朴的四合院映入眼帘。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甘肃老人刘易创办的民间图书馆 绿云书庵 ,巧妙诠释了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 等夏天院子里的花开了,泡上一壶菊花茶,特别舒心。 71 岁的

  循着狭长的巷道,推开一扇古色古香的木门,简单古朴的四合院映入眼帘。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甘肃老人刘易创办的民间图书馆绿云书庵,巧妙诠释了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

  

  等夏天院子里的花开了,泡上一壶菊花茶,特别舒心。”71岁的刘易说,自费创办民间图书馆是父亲刘亚之的心愿,父亲生前有三个愿望,荒山造林试验和果树矮状栽培修剪都已实现,唯独建民间图书馆未能如愿。

  

  为实现父亲遗愿,刘易2006年开始筹建图书馆;2008年,在父亲的旧居上,占地面积400多平米的民间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

  

  原叫生生图书室的绿云书庵是刘亚之生前的个人书斋。现为该馆馆长的刘易说,图书馆设有少年儿童阅览室、报刊阅览室、自学室、甘肃文史室等,收藏图书、杂志达3万余册。

  

  记者参观各阅览室发现,书柜玻璃上都写有捐赠人的姓名。我们都会详细记录捐赠人姓名和捐赠书目,捐赠图书数目多者会设专柜。刘易说。

  

  刘易说,创办图书馆初始花费个人存款40万元人民币,每年维持图书馆运作需45万元。

  

  图书馆开馆至今,不仅得到社会人士的捐赠,大学生和社会工作者也加入义工服务行列。义工欧阳云飞说,感动于老人的无私奉献和坚守的精神,打动读者的不仅仅是免费的图书,更是一种爱心的传递。

  

  每天下午四点半,刘易都会来到少年儿童阅览室清点图书。娃娃们马上要放学了,他们每天都会来这里做作业。图书馆免费开放为周边打工人员的子女创造了一处学习环境。

  

  就读于雁滩小学的徐梦逸是浙江宁波人,每天放学她都会和两个好朋友一起来看书。徐梦逸说,每次看到图书封面上刻着某某捐赠的红章,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她在4年级的时候也把自己的《小主人报》捐给了绿云书庵。

  

  下雨天,祖孙三代人打伞来参观图书馆,这让我很感动,我会坚持把绿云书庵办好。刘易说。

  

  记者离开时,刘易和82岁的副馆长张庸女士站在绿云书庵庭院前向记者挥手告别。(丁思)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手机阅读请扫描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