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新时期“伤痕文学”创作潮流的 卢新华,2010年在散文随笔集《财富如水》中,针对时兴的“发家致富”观,深入剖析财富特性,发出“合天道衡人欲”的呐喊,体现了一位富有社会责任感 所特有的赤子情怀和理想主义精神。 文学的理想主义精神,不仅要描绘人的生存境遇,还要探寻未来之路,思索人的生存意义。着眼现实、面向未来是理想主义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说,人类如果摒弃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乌托邦,“便可能丧失其塑造历史的意志,从而丧失其理解历史的能力”。可见理想主义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财富如水》致力于探索个人、民族、国家甚至人类的未来道路,具有远见卓识。 卢新华肯定了个体的理想追求。他希望“这世界上多一些和平、和谐、和睦以及善始善终的人生,少一些因财富而起的不和的血腥”。画家白舟在赌场里由大赢到狂输,落得负债累累、伤痕满身的结局,说明人的本心一旦被贪欲蒙蔽,失智丧心之举屡见不鲜,这是个体理想沉沦的必然结局。 这期间个人的道德修养极为重要。人的追求越崇高,其定力也越强。财富是“温泉”,它可以腐蚀和摧毁“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乃至导致人性的变异。没有理想信仰的指引,个人的生活往往是迷茫、无定的。个人理想的迷失大多不发生在动荡、残酷的乱世,而是在温柔乡般的承平时代。呼唤理想主义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关键。 同理,一个民族、国家的理想主义精神也不容忽视。面对王朝兴衰更替,卢新华认为,统治阶级对财富的贪婪程度决定了王祚的久暂。这个朴素的真理,历史上的某些统治者并非没意识到,而是整个统治阶级渐渐背弃了他们立国的理想:当理想的光芒逐渐暗弱之际,贪婪的黑暗就会吞噬大地;当理想精神之光彻底熄灭,他们便开始了最后的疯狂掠夺——直到被剥夺统治权为止。 千百年来,流徙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奉行拜金主义的生存哲学,这既为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也同时招致迫害、残杀。卢新华认为:“宇宙间其实有一个定数: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所拥有的财富,本质上和他们所受的苦难一样多。” 理想主义精神虽有很宽广的指涉,但不可以物欲作为对象,因为物欲追求与崇高理想是两个相反的维度:一个是向下的,是苦难的深度;一个是向上的,是幸福的高度。 卢新华经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美国虽不乏资本兴风作浪的案例,但也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财富之水”的手段,防止因物欲过度膨胀而导致的灾难。他认为中国还得走一条漫长而曲折的治理“财富之水”的道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仅仅专注于锱铢小利、蝇营狗苟,那么得到的也必将是更大的损失和更痛苦的灾难。究其原因,是理想主义精神光芒的散隐。《财富如水》对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卢新华是一位理想主义者。青少年时期,他经历了革命理想主义和理想主义两个时期,这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影响。他创作中的理想主义文学精神由散漫而逐渐集中、由感性认识而升华为理论,恰与新时期理想主义的逐渐衰微形成鲜明的对比。 上世纪80年代的《森林之梦》,他通过一部分青年在社会巨变中选择的生活道路,反映理想主义精神逐渐衰颓的征兆。“生命之泉或循理想之流汇入至善至美的大海,或蹈盲骑之迹耗散在一望无际的沙漠……”此时他心中的至善至美还较为虚幻。 上世纪90年代的《细节》里,主人公“细节”思想既混有存在主义哲学的成分,又杂糅道家逍遥、享世的因子,理想主义被封进心灵之坟,其思想的短视与虚妄注定是短命的, 的惶惑、苦闷也跃然纸上。 2004年他推出的《紫禁女》则可视为民族的百年寓言,石女手术成功后所形成的巨大“空洞”,是当今国人精神世界空虚的真实写照,“常道”又在哪里呢?这是 理想探寻的聚焦点,距其思想成熟已呼之欲出。 反观中国文坛,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作品把放逐理想当成时尚,理想主义的呼声喑哑了。其实,时尚是感性、易逝的,它并不一定代表进步,遑论深刻。在这新旧交替的转型时期,《财富如水》以直面现实的勇气和魄力,高扬文学的理想主义精神,及时发出呐喊,开出一剂良方,使人们端正心态,正视现实,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好必要的精神准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