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_华语综合文化门户,深度访谈,观点评论,新书推荐,读书笔记,情感故事,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播报> 书事书讯>

版权啊,像风一样流转

时间:2010-01-30 21:00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俞晓群 点击:
早晨,展开刚刚送来的报纸,一条消息映入我的眼帘:某社隆重推出马尔科姆沃顿主编《工商管理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我轻轻地叹息道:唉,又一套书被人家拿走了。回忆当初我们引进这套大书,已经是10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是一个多么让人激动的时刻啊,由国际版

  早晨,展开刚刚送来的报纸,一条消息映入我的眼帘:“某社隆重推出马尔科姆·沃顿主编《工商管理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我轻轻地叹息道:“唉,又一套书被人家拿走了。”回忆当初我们引进这套大书,已经是10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是一个多么让人激动的时刻啊,由国际版权大行家孙立哲先生策划,由国际顶尖的汤姆森出版集团授权,由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组织翻译,由朱镕基作序……我们不但出版了这套书的译著,还推出了它的英文影印版、简明版、袖珍版、分学科单行本、工具书等等,单是品种就有数十本之多。当时朱总理出访,还把它的中译本作为礼品,送给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现在,它们已经易主了。抚今追昔,我怎能不为好书的流失而叹息呢?

  其实在出版界,这样的版权流转并不奇怪。作者们辛辛苦苦写的东西,谁不想找到更好的出版人和出版社代理,从而获取更大的声名与回报呢?在这一层意思上,我非常理解作者所谓“跳槽”的行为;但是,我却控制不了自己波动的情绪。
  你知道吗?当年我也是竞争版权的“狂热高手”,创造了许多自鸣得意的商业案例。我曾经通过跑教委、挖作者,抢过兄弟出版社的全国性教材,每年可以拿到数百万的利润;我曾经为了竞争“张光直学术著作系列”,一下子把版税提高到12﹪,与三联书店分得一杯羹;我曾经通过“特殊渠道”,拿到了《傅雷家书》的版权;我曾经运用人脉关系,拿到了台湾的《幾米绘本》,还有风靡一时的F4写真系列;我曾经打着承继前贤的旗号,沿用王云五先生“万有文库”的出版理念,推出“新世纪万有文库”;我曾经通过国际竞标,拿到了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公司在中国的全部授权,包括接受申报、审核记录、成立俱乐部、拍电视片……我记得,当我们签下《傅雷家书》版权的时候,范用先生给我们写来一封信。他是此书最早的出版者,曾经创下100多万的印数。在信中,他儒雅的风度与失去版权的伤感交织在一起,平和地与我们交流《傅雷家书》的相关事宜,字里行间的惜别之情,就像送自己的孩子上路一样。我还记得,当我们竞争F4系列之一《仔仔:流浪梦》的时候,当时正在操作这套书的白冰先生打来电话,批评我们不要哄抬版税,说到激动处,他几乎摔掉了电话。我更记得,当我“搜掠版权”正在兴头上的时候,一位朋友对我说:“当心,没准哪一天,你也会成为被搜掠的对象。”
  近些年,由于工作之需,我与这争争抢抢的“血腥书场”拉开了些许距离。不久,情况就发生了逆转。最初是王蒙先生的玄思小说《笑而不答》。此书出版时,我们就感到有些愧对王先生。它原本是一个大畅销书的底料,但是到了我们手上,却只印了几千本。后来王先生托人婉转地提出要拿走版权,我们无颜挽留。接着,以此为基础的《尴尬风流》出版,并且在市场上迅速走红。
  后来的情况有些愈演愈烈,不断有书商、作者与我们商量,试图取走某书的版权。几年之间,许多书的版权被别人拿走了。其中最有名的如:古希腊、古罗马和欧洲风化史系列,《牛津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韦氏辞典》系列,《工商管理大百科全书》,“新世纪万有文库”、“万象书坊”、“书趣文丛”中的许多好书,……
  说到“书趣文丛”,它出版于上世纪90年代,共55册,颇受好评。时至今日,其中的半数版权都已经转手了。比如,李零先生的《放虎归山》(1996),今年刚刚增订出版,已经改换门庭。再如,去年的某一天晚上,我在京拜见陈平原先生,请他为我们写一本《中国人》。席间,他与夫人夏晓虹女士共同签名,送给我一本刚刚出版的《日本印象》(2006)。陈先生说,此书是在“书趣文丛”中《阅读日本》(1996)的基础上,修订出版的。我接过书,一面赞美,一面隐隐地流露出一点依恋的情绪。
  前些天,北京的孟祥林先生温和地对我说,上世纪末他为我们主编的“世纪老人的话”,合同已经到期了,很有重新出版的价值。我知道,祥林兄为出版这套书,曾经采访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名人,有张岱年、季羡林、费孝通、施蜇存、臧克家、严济慈、方成、王大珩、钟敬文、贾植芳、吴祖光、张中行、袁世海、冯亦代等等。采访的时候,他做了大量的录音、录像、照相、翻印资料等工作。后来,由于篇幅与时势所限,使用的资料不是很多。时至今日,这些“世纪老人”大多已经不在人世了,许多采访已成绝版,这是一些多好的出版资源啊!我们若不能续签合同,版权的流转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其实,一般说来,版权的进进出出,完全是一种正常的出版现象,也是我们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没有这样的流转与起伏,我们就会失去工作的激情与活力。所以说,作为一个出版人,我最怕失去的不是优秀的版权,不是成名的 ,不是才华横溢的策划人,不是绝顶精明的推销商……那是什么呢?我告诉你:我最怕失去的是一个出版人的信誉与品位。记得在一次会议上,我对一位大领导开玩笑说,会后我请您吃饭。此时,我身边的一位出版社社长也接话说,我也要请您吃饭。那位领导对那位社长说:“晓群的饭我可以吃,你的饭我却不敢吃。吃晓群的饭,他是让我帮助他出好书;吃你的饭,一定是你又惹了什么麻烦,让我帮你解决问题。”说实话,听到这样的评价,我真的高兴了好几天。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手机阅读请扫描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