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无声崇艺术,吹尽黄沙始见金 ——梁力文东坡诗意画赏评 三百年来又一苏粉“痴绝” 当代著名 祝勇,评苏东坡为“千古一人”。认为他一生忧愤,是个天生的倒霉蛋,虽曾得北宋几个皇帝、太后、欧阳修等重臣的赏识,出道也很早,二十多岁就名满京城,但他性格耿直,不愿违背内心,向人低头,导致一生坎坷,日子过得比大多数文人都惨。但他不是愤青,而是用豁达的心胸去拥抱自己的命运。因为这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不必去怨天尤人。所以,历经命运围困的他,能够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雄浑气魄,写出“天下行书第三”的《寒食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领域,以至美食、园林、水利工程等方面,都站在时代的高峰上,成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大师。他是一个大于时代的人。神宗皇帝对苏东坡的诗词评价颇高,甚至认为苏轼的学问比李白更胜一筹了。其实苏东坡还有众生平等的观念,骨子里有为民谋利的思想,更为历代民众所热爱。 自大宋至今,苏东坡的粉丝可谓遍神州大地。明末清初,大书画家石涛(1642年-1708年),刻有闲章"痴绝",一生沉迷于书画艺术。他还是苏东坡的超级粉丝,三百年前,就写下《东坡时序诗意图》12开,又写《东坡诗意图册》8开。现今的梁力文先生,自幼受其父梁大和先生的影响,成为石涛之后又一超级苏粉。梁大和先生平生致力于苏东坡的研究,著有《风流才子苏东坡》、《千古风流苏东坡》、《苏东坡在惠州》、《苏东坡贬惠故事》、《苏东坡的题画诗》、《王朝云与苏东坡》等著作。在父亲的熏陶下,梁力文先生立志向陆俨少学习(陆俨少写有《杜甫诗意画百图》),研读了大量的东坡诗文,为诗意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痴迷于东坡,沉醉于东坡诗意画创作,常常一提起画笔便忘却了时间。有一次,他约了晚上9点去会见朋友,见时间尚早,便想把构图画好再出去。结果一提笔,便进入了忘我的境地,一直画到将近凌晨1点。次日醒来才发现爽约之事。为了创作《东坡诗意画一百零八图》,他克服重重困难,探索二十余载,现已创作二百多幅东坡诗意画。然而,梁力文先生并不满足于此,他决定在此基础上,反复锤炼,创作6尺整纸精品《东坡诗意画一百零八图》。今年已完成20多幅,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一画一故事,一花一世界 诗意画是文学以笔墨铺陈图像的无声的演出,是画家解读诗意之后再现诗意的成果。诗意画的创作,一类诗与画的关系不紧密,画家并不直接、正面表现诗中情景,而是借诗境而抒发自己的感受。石涛的创作追求更多的是真性情,着重于意趣,而非实景。他认为“诗中画,性情中来者也,则画不是可拟张拟李而后作诗;画中诗,乃境趣时生者也,则诗不是生吞生剥,而后成画。真识相触,如镜写影,初何容心,今人不免唐突诗画矣。”另一类诗与画的关系则是非常紧密的,画家采用写实手法,力求再现诗中的情景,达到诗画合一的境界。梁力文的创作则属于此类,他更多追求画与诗的紧密,希望通过客观真实再现诗的情景来阐发诗文的义涵和意趣,以达到画中物象与诗文情致交融之境。 真正的诗意是对生命和自然界所受到的感应,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认识,经过提高和精炼而获得美的律动。对于大多数诗人来说,由于留下生平资料甚少,画家创作诗意画时,也只能以意为主。陆俨少写杜甫诗意百图,成为经典之作,不独因他高超的笔墨功夫,还因抗战时流落川蜀,经历了杜甫一样颠沛流离的生活,看过一样的千山万水,甚至得了一样的肺病。相似的经历,同样苦难的生活,使陆俨少更深刻地理解和热爱杜诗,这些都是伟大作品《杜甫诗意百图》成功创作的根本原因。 梁力文先生虽天生残疾,人生中经历了各种歧视和挫折,但始终乐观豁达,努力与命运抗争。谈起苏东坡,言语之间都是对东坡先生的敬佩与热爱,仿佛是多年的知己。为了深入地研究苏东坡,深刻体味东坡的彼时彼情,梁力文不但精读了大量苏东坡的著作,而且亲自走访了苏东坡生活过的每一个地方,体验苏东坡当年生活的情景。苏东坡为官之地多达11省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大量的书信、文章、诗词描写出了丰富的生活和自然环境,因地不同。若不作细致研究,恐难相符。所以,跟随苏东坡的脚步,梁力文先生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往往为了诗文中一个小小的细节,就直奔当地小住一段时日,或忙于采风,或驻足细致观察,一忙就是一整天。所有这些默默日积月累地付出,经过融汇贯通,最后用笔墨表现出来。有幸的是,苏诗很多本身就是传奇故事,而经过梁力文先生的妙笔,真是一画一故事,一花一如来。像《东坡数间屋,巢子谁与邻》,《斯来访谒道逶迤,山川清幽烟云透》,《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无不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让人品读起来,回味无穷,意境深远。 吹毛断发世无双,挥毫似剑图报国 梁力文少年时从《芥子园画谱》入手,广泛地学习花鸟画,尤擅长兰竹石。后又花10余年研究齐白石草虫,能写工细草虫。为了专注东坡诗意画,转而主攻山水。由博而约,集中力量在东坡诗意画创作上。艺术关键在于高度,没有高度的广度是没有意义。梁力文自2000年后主攻东坡诗意画,固然是热爱苏东坡的本性使然,但其中也有战略思想的考虑。艺术的高度,除了笔墨、结构、造型等技术造诣之外,更重要的是情感和境界的高度融合。有些书画家借酒来达到情感的高度,但力文先生深受其师林筱之先生影响,从不饮酒,而是靠着爱的力量追求情感的高度。他甚至认为:画家在高兴时或心灵伤痛时,创作热情最高。王羲之心情愉悦时写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颜真卿在悲愤哀伤时写下《祭侄帖》,苏东坡被贬黄州时,以“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伤痛之情,写下《寒食帖)。技术与情感的完美统一是力文所追求的。在未来几年,梁力文先生除继续创作东坡诗意画,还将把东坡词意画、唐人诗意画、宋人词意画等题材作为新的研究方向,编辑出版《历代东坡诗意画选集》、《历代东坡词意画选集》、《历代东坡题材国画选集》等专著,不断拓展个人的艺术领域。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怀着一颗仁智之心,梁力文先生与书画相随半辈子,但心中一直都有一个更高的抱负。近日,他作诗云:“吹毛断发世无双,挥毫似剑图报国”。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表露无疑。他常常说,文人一张纸,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创作出精品,今生最好的作品应该捐赠给国家。还说陆续会将自己珍藏的中央音乐学院廖辅叔教授、南开大学刘叔新教授等名家的墨宝捐出。我们完全相信他会行如其言。愿梁力文先生今后佳作纷呈! 供稿:邹小玉 梁力文东坡诗意画艺术馆馆长;编辑:张行方 附:梁力文先生东坡诗意画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