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运汇: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专访滁州市南谯区政协委员孙运汇先生其人其书 全媒体记者:张行方 孙运汇先生生活照 孙运汇先生,1971年3月生,现供职于南谯区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旅游局),南谯区政协第六届委员、教科文体专委副主任。斋号映雪堂,皖东知名书法家,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滁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滁州市政协书画学会理事。 孙运汇先生自幼酷爱翰墨,从柳公权《玄秘塔》、颜真卿《自书告身》、《勤礼碑》等入手,学习大楷。后临习文征明的《北山移文》等行书。临书写字,循规蹈矩,孜孜以求,惜未得法。2013年-2014年底,在范振海先生的指导下开始钻研楚简,虽然时间不长,但其对楚简书法研究的深度却是令人叹服的。通过对楚简的研究,使他对中国古文字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眼界大为开阔,提高了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摈弃了一些旧的观念,树立了新的书法观。 孙运汇先生生活照 近几年来,他在篆书上认真临习了《峄山碑》等经典小篆,所书篆书细劲均匀,使转圆活,富有奇趣。小楷取法文徵明,法度谨严,中规中矩而又不失潇洒飘逸,一派醇正清雅之气。行书上以王羲之、王献之为宗,尤其在《圣教序》和二王手札方面下了苦工,在皖东书画圈有“圣教复印机”之誉。行书作品不激不历,用笔流畅,风姿绰约。草书以王羲之《十七帖》为本,旁涉孙过庭《书谱》、怀素《小草千字文》等,所书草书富有潇洒、简约、古朴、平和、静怡的韵致,展现清逸散淡的情趣。 草书 条幅 书法是一种表现的艺术,笔是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书者主观意识的指配,诸如水墨的浓淡干湿,线条的动静虚实,笔法的变化,以及章法与结构布局等等,都是个人审美标准的外在体现,它能够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折射出来。孙运汇先生在深入学习各种优秀传统碑帖的同时关注时代,关注生活,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佛学、美学及其他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在不断对传统文化挖掘过程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既有传统基础、又有时代精神的审美观。看孙运汇先生的书法作品,用笔的转折提案,深得羲献韵味。字形正倚交错,线条粗细变化丰富,跌宕有致。清秀中见古拙、萧散中富灵动,法度中寓逸情,平和中蕴力量。气韵高古,格调高雅,散发着一种文人气息和书卷气,给人一种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精神享受。如同故乡传来的几声乡音,感觉到一种久违的亲切与温暖。又如一杯清茶,越品越入佳境,百品不倦。 篆书 孝经节录 他,遍访名家贤达,心摹手追,不耻下问,悉心求教。通过向这些名家学习更新了观念,顿悟到志于书道必宗仰古法,以古人为师和外修书艺、内充学养的道理,不断博览古今墨迹,潜心临帖,并广纳众长,完善自我,书艺日见精进。 由于得到众多师友的指导、帮助,孙运汇先生掌握了正确的书法学习方法,一直保持着正确的前进方向。在此基础上,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天早上四点多钟准时起床临帖,可谓“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小楷 顾炎武《廉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几年来,孙运汇先生以其执着追求和刻苦勤奋,获得了一项又一项殊荣。先后入展安徽省第十二届新人新作展、全国“屯溪农商行杯”书法大展、第三届安徽省书法大展、安徽省“敬亭书风”书法大赛(获二等奖)、滁州市书法篆刻精品晋省展、“红星杯”书法大赛、滁州市第三届“双年展”(获铜奖)、第三届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全国楚文字书法展……。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他不骄不躁,总是把取得的荣誉作为新的动力和起点,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草书 节录《画禅室随笔》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书法是胸襟的展示,生活的体悟,灵魂的诉求。欣赏孙运汇先生的字,即使不懂书法的人也能从中体会到一种严谨纯正、率真洒脱、质朴清雅的感觉。在孙运汇先生的书法里,你能看到一种平实质朴的美,他不追求怪诞、奇特,他讲求书的“法”。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有言“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孙运汇先生坦言自己非常喜欢柳公权的这句话,做人刚正,性格直率。“律己、沉默、内敛,不知足、不张扬、不外露、不标榜”是师友们对他为人的评语。 孙运汇 行书 在工作岗位上,孙运汇先生也一直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当我问起他是如何看待和处理好书法这一爱好与工作的关系时,他淡然一笑说:“工作和书法是我生命历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是主业,兢兢业业;爱好是副业,认认真真。学习书法和干好本职工作,表面上看可能会有一些冲突,但我从来没有因此而影响过本职工作。学习书法对于工作,非但不会带来消极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所谓前途、钱途等等的诱惑,避免自己在工作中做出低俗、荒唐、昏庸、愚惷的事。每当点灯案前,沉浸书法的时刻,就是回归心灵的时刻,这时候自己更是忘记身份,超然物外。当然,认真工作并不仅仅为了升迁,升迁与否,也并不影响自己认真地工作”。 行书 扇面 我想,对艺术、对经典文化追寻的过程,就是灵魂得以升华的过程;膜拜先贤的过程,就是内心得以洗礼纯化的过程。是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让他知道该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因而也知道应该怎样做事。在和孙运汇先生的交往中,他总给人以谦虚、淡泊、平和、儒雅的印象。工作时不苟不怠,闲谈时平易冲和,听别人谈论官场众生相,他依然是报之以淡然的微笑。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聊起书法文学艺术,他总是掩饰不住满脸的奕奕神采。平静时微笑倾听,开心时畅怀大笑。率性、真诚、谦和、质朴,我想,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楷书 能够把工作学习和为人处世的真情、热情、才情、激情、豪情熔铸笔端,在率意挥洒中自然体现和真情流露,这或许正是孙运汇先生找到“自己”的关键。在宣纸铺就的雪白舞台上,那驾轻就熟的毛笔宛如一个施加了法术的精灵,或歌或泣,如舞如奔,如痴如醉。正所谓行云有意,流水含情,春风过处,杏花带雨。 行书 毛主席诗词清平乐六盘山 对孙运汇先生来说,书法是一门个性极强、永无止境的艺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同时它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人民大众的艺术,不能看做是私产。所以,他在自己学习好书法的同时,不忘书法艺术的传承,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帮助他人。2013年,南谯区成立书法家协会,孙运汇先生当选副主席、秘书长。他全力配合主席做好协会各方面工作,积极组织和开展各项活动。按照协会的工作计划,组织多次公益培训活动,邀请名家来为区内书法爱好者讲课。每次组织书画展,他都全程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在协会的带领下,短短2年时间,全区就有15人次在省级以上展览中入展、获奖,有6人加入了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每年“八一”前夕他都走进地方军营,开展书画慰问活动。连续5年坚持为琅琊寺抄写《心经》、《金刚经》等佛家经典。每年春节前,都要组织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到乡镇、社区开展义务写春联活动。多次受邀到滁州学院、兰亭雅阁等院校、单位为书法爱好者传道授业解惑。对于慕名而来的书法爱好者,他总是耐心地、尽力地给予帮助和鼓励。 行书斗方 心经 心长路亦远,笔墨到天涯。祝愿孙运汇先生在工作和书法艺术道路上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作者系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书画名家专访网主编、安徽省 协会会员、文艺评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