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看,在越南战争中,文学始终是无力、无明、失败和失职。
越南战争距今已有36年之久,一场打了前后14年的战争,甚至是参战国家美国历史上为期最长的战争,战火把当年一个争取独立自主的亚洲国家,枪林弹雨纷飞,打得稀巴烂。
如果我们要向艺术与文学论责、问责,那么,趁“越战摄影展”举行期间,我们不觉要问:当时及以后,新闻报道、文学、电影、摄影等可以广泛流传的传播媒介,有没有尽到自己的本分,也就是说:战时及战后,它们“有没有做工?”
我们一点也不奇怪,今天我们在认识越南文学时,只有战争文学,而没有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而且还不得不说,优秀的文学、血肉的文学,是由枪杆、子弹逼出来。我们看英文翻译的小说和诗歌,那些充满仇恨、血泪的作品的作者,不分男女,无一不是一手拿枪一手握笔。向世人昭示的是:“你们看,这就是我们所受的大苦和大悲。”
有时不得不认为,战争的发生,原因复杂,对垒的各方,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美苏两国是越南战争的罪魁祸首,人人得而诛之骂之。可是,借替天行道之名的美国,在14年的“亚洲战争”中,到底又死了多少热血青年断送了多少人民的纳税金,最后却是什么都没得到的“光荣的失败”。令人不解的是:当年多少新闻到最后证明,完全是不忠不实的“灌水版”。据说,到了战争后期,美国军部的电脑统计数字,竟然还计算出来,美国在越的军事行动,大获全胜。
作为一名“战争之外”的我们,在兵慌马乱的时刻中,应该相信的,会是谁?其实,能够把真相大白于天下的,可能就是目前正在展出的越南战争摄影作品,还有,当然是过后才出现的电影作品和文学作品。
谈到越战摄影,应当要提的有法国的亨利·费德(HenriHuet),他是整个战争中,唯一的法国摄影师,到今年2月,法国“同乡”终于有机会看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法国骄傲”。
作为新闻记者,在前后20年中,费德为几家著名国际通讯社效命。在越南的采访中,他以自己的镜头记录了越南人民的痛苦和越南国家的分裂。照片从不同角度反映越南战争中美国士兵的疲劳、越南平民的悲惨和儿童的无助和恐惧,最后以身殉职。他的照片,当年就基本改变了美国人对越非正义战争的想法和看法,从而为风起云涌的美国反对越南战争的群众运动,做出最大贡献。
说到电影,有美国大导演奥利华·史东(WilliamOliverStone)的越战三部曲:1986年的《野战排》(Platoon)、1989年的《生于七月四日》(BornontheFourthofJuly)和1993年的《天与地》(Heaven&Earth)。史东的了不起之处是:身兼编剧和导演双种身份。三片的摄制,每部的间隔时间长达四五年。经营上的困难,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美国的电影是越战的后设,对于反对战争只是马后炮,那么,文学也是同样一种情况。这也等于说,当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时,文学和文学 ,大多粒声不出、噤若寒蝉, 不知躲在哪道大门哪道墙壁后面?
研究者说,越战文学的出现,是在战争后期和结束之后的七八十年代,内容大多触及“反英雄”形象的普通士兵在战争中的生活、感受和道德思维。越南战争结束于1975年,一直到1982年,一群老兵在首都华盛顿竖立了死难者纪念碑,文学才有所觉醒,正统文学的勇气和力道,可说大大落后于每天的新闻报道。
战争没人反对,炮火没人熄灭,过后也没有产生什么具有分量的战争大作品。今天来看,在越南战争中,文学始终是无力、无明、失败和失职的,难道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