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内地招生录取近日结束,北京四名高考状元被港校包揽。每年高考后,“状元”总是成为关注和热议的焦点。而中国历史上的状元,在科举制下均以文得名,但却鲜有文学大家,令人颇为疑惑。
自唐开始,进士科考试主要是三场:贴经、诗赋、策。宋仁宗后,科考按策、赋、贴经、墨义的次序,让参试者并试四场,综合平衡后再定夺。所以,状元多为当朝才子,他们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或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或有独特的天赋异质,往往具有众人称颂的绝代才华。如明代状元杨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十二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十三岁诗名满京华,被诗坛领袖李东阳收为高足,十九岁中举人,二十四岁中状元,成为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郎。
科举制度选拔了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构成了统治集团从中央到地方官僚队伍的支柱。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种历史奇观:状元们以文得名,而在文学艺术上有较高成就者了无几人,很少有人步入大家之列。
身为状元,诗赋词文,无所不通。然而,大多数状元高中之后便潜心仕途,无意文字,热衷于官场得意,专注于富贵得失,已无心力执著探索文学艺术。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1283年间诞生700多位状元。而这之中,除杨慎、柳公权、王维等几位获得较高文学成就外,大多数人都文绩平平,难传千秋。
状元难入大家之列,而大家又很难高中状元。唐宋两代265名状元中,苏轼等八大家,李白、杜甫等大诗人,无一人摘取状元挂冠。这一极为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至今仍是困惑人们的古代文化之谜。(凤凰网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