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报道,上海市 协会副主席、《萌芽》主编赵长天在杭州讲座时说,现在我们只有语文,而没有文学教育,“现在学生的学习,不是按照兴趣的,有一个怪现象,学生学了语文,反而对文学没有了兴趣。”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的模式化、段落化和支离破碎状态日益严重,就连作文教学,有些地方也已经实施考级了。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按部就班宣讲中心思想、字词意义、特殊内涵。语文教学注重单一化和标准化,学生提出不同的文字见解和文字挑战,根本就是“课堂奢侈品”。整个语文教学就是“在套子中跳舞”,一味教唆、灌输,学生的文学想像力、品味鉴赏力、独立自主的文化创作激情,从未得到唤醒、赏识、激活。
一栋栋美好玲珑的文字小屋,在有些教师的辛苦操作和裁剪下,已经成了一片无人居住、无人问津的文学荒岛,缺乏“人”的激情参与和关注,缺乏人文气息的熏染,缺乏唤醒和智慧启迪,怎么能够春意盎然、充满生机呢?
看看古人是如何学习语文的,读、背经典,诵读、抑扬顿挫读,并不太注重具体含义。《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虽然不好懂,但因为有了不厌其烦的诵读、记忆,却得到了优良传承和升华。诵读,恰恰是一种淳朴自然的文字熏陶、独具一格的文字体会。整个教育过程不是教师在主导,而是孩子的精神在积极参与,文化鉴赏力、思考力和文化创造性都得到了提升。因此,孔子认为,他的教育精髓就是他的一句话,“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也就是说,学习的根本是学诗,也就是所谓的诗化教育。
要想让语文教学充满美感,语文教师要从“肢解课文”中走出来,淡化具体分析,强化精神品味;淡化文化的工具性,强化审美性;淡化功利因素,强化精神活动;淡化教师权威,强化学生的文化质疑和挑战精神。让每篇课文不再是呆板的文字,而是充满灵性和生命的文化载体,是“人”的重要成长伙伴、精神知音,“爱语文厌文学”的现状就能得到有效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