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个孩子、乃至每个成年写作者都常怀纯净之心,感情澄澈,再辅以一定的文学修养,那么,“修辞立其诚”难道不是中国人的古训吗?何愁没有感动? 传播学上有个理论:人们基于自身的喜好、需要、禀赋和其他特质,对各种讯息采取“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接受、选择性记忆”。 、评论家、学者也是这样的普通人,难以避免这种倾向。与此相对应的必然是对另一些讯息的选择性忽略、选择性拒绝或选择性遗忘。我想,媒体、文坛和学界的许多人可能就是忽略和遗忘了一些最朴素然而又是最具真理性的常识。现今望子成龙、急功近利的家长们或许也犯了同样的毛病。忽略和遗忘常识,往往让人进而失落和拒斥健康的常情。人与人应该彼此相爱,彼此关怀,这是将近一个世纪前冰心先生在其早期文学作品中努力倡导的爱心,也是31年前刘倩倩获奖诗作的主题,对现在的读者仍然有教育意义。这种文学感动是跨越时空的。虽然媒体可以选择炒作某些内容,忽视某些内容,造成受众关注点的失衡,但只要有人还记得这些心灵之作,就可以“选择性提醒”受众,把它们重新激活、唤醒。 现在,不少儿童文学作品给人的感觉是“城市味”太浓,“自然气”太淡,不像《你别问这是为什么》那样带着心灵的露珠,洒满博爱的阳光。岂止儿童之作,成年写作者的作品也不乏工于技巧者,满眼的绮词丽句让人想到是在田野里撒珍珠,虽然好看,却没有生命。 殊不知,田野适合种植小苗。哪里的珠宝都差不多一个样,但大自然赋予的小苗却像儿童一样,一人一个样。每个孩子都是原创,文学、教育和媒体别把他们教成“盗版”。文学创作不能惟技巧,文学传播不单靠技术,赤子情怀方能造就。(陈嬿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