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孔子青铜雕像走进天安门是中华民族之幸(6)

时间:2011-01-28 12:52来源:半壁江 网 作者:罗竖一 点击: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毅然选择了兴办私学,广播思想种子的教育之路。换句话说,孔子将自己的推行仁政以爱民、惠民之理想寄托于学生、寄托于后世。 可其时学在官府,即学术和教育等资源基本被官府垄断,基本为贵族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毅然选择了兴办“私学”,广播思想种子的教育之路。换句话说,孔子将自己的推行“仁政”以爱民、惠民之理想寄托于学生、寄托于后世。
  
  可其时“学在官府”,即学术和教育等资源基本被官府垄断,基本为贵族子弟独享,一般民众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其中接受教育。
  
  但孔子所兴办的私学,不仅收诸如颜渊这样的“国人”(住在都城之内的平民)和子路这样的“野人”(居住在郊外的人)为学生,而且孔子还一视同仁地接纳南宫敬叔、孟懿子和孟武伯等出身贵族的官员做弟子。另外,孔子也容许子贡这样的富商走进学堂。换言之,孔子是面向全社会招生,不论求学者的出身,只要好学者皆可为其弟子,即“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接受教育的问题,这在近现代、当代很多国人的心目中根本不算什么问题,然在2000多年前的孔子时代,那可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因为那时并不是谁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
  
  但在以孔子为代表的敢吃螃蟹的随时可招来杀身之祸的为数罕见之先哲们的努力下,终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垄断之畸形社会生态,让无数平民(国人和野人等)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当时和后世接受了“平民教育”的无数华夏子孙中的不少人恐怕就是我们这些近现代、当代人的祖先。
  
  直至当代,很多国家都把保障“教育”权利的相关条款实现写进了宪法。因为教育问题关系重大,而如果没有法律作为保障,有些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可能就会被剥夺。
  
  至于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笔者就不赘言了,因为相信任何一个接收过教育而思想比较成熟的人,都会明白教育对一个人,对一个家庭,对一个社会,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乃至对人类的作用和意义究竟有多么大。
  
  那么作为一代教育大家,孔子给学生们教授的内容包括哪些呢?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呢?他又教育出多少学生呢?孔子为社会教育出了多少栋梁之才呢?
  
  据《史记•孔子世家》等有关史料记载,孔子有弟子3000多人,身通“六艺”者70多人。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术、术。译成白话文,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的提升。
  
  在教学中,孔子依据学生自身条件的不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特意引导个性相异的学生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即“因材施教”(《论语•为政》中体现了此思想)。换言之,孔子按照学生不同的品行和专长等,曾把学生分为“四科”,即“德行”(代表人物为颜渊和闵子骞)、“政事”(代表人物为冉有和子路)、“言语”(代表人物为子贡和宰我)、“文学”(代表人物为子游和子夏)。也就是说,孔子既重视学生素质和技能等的全面提升,又重点培养专门人才、特长人才(譬如子贡就是名副其实的外交家)。这事实上跟当代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特长教育等就其本质毫无二致。
  
  正因如此,所以在中华大地上才会出现“孔门十哲”(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才会出现孔门3000弟子和72贤人,而其门下弟子及其儒家学派才会对2500多年的中国社会,乃至日本、韩国等外国社会产生影响的深远。于是,才会出现“万世师表”、“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之类的尊号或封号,而孔子直系后裔才会被封为“衍圣公”(民国时改称“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尽管这些封号无不包含浓厚的政治色彩。
  
  众所周知,我们大家津津乐道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后人谓之为“寓教于乐”、“快乐学习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今人所言之“学思结合法”)、“温故而知新”、“仁者爱人”、“节用而爱人”、“见贤思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发愤忘食:、“夫子温良恭俭让”、“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礼之用,和为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和“举一反三”等等的话语,其实都是孔子或其弟子的思想、智慧。
  
  这些思想,这些智慧,在后世,在我们无数人的心目中都觉得非常不错,但为何不少国人明知,却还会鞭挞,甚者否定而谩骂孔子呢?——是不知道这些思想、这些智慧都来自于孔子,来自于其门人,来自于其儒家学派吗?抑或另有原因呢?
  
  换而言之,2500多年来,我们的先祖,包括我们自己,都是在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之甘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众多国人还是在孔子所倡导而生发出来的“私塾”(著名的“三味书屋”即是鲁迅先生幼时就读的私塾)中奠定了进一步接收教育的基石。
  
  但近百年来,尤其是近些年来,每每提及孔子,总会有包括某些时代精英在内众多国人予以否定,乃至辱骂孔子,更有甚者会转而攻击敬重孔子、好学儒家和好学中华传统文化者。就像母亲用甘甜的乳汁抚育我们成长,而到头来我们却对母亲妄加指责,甚者对规劝其应该孝敬母亲之人予以鞭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群体逻辑、社会心态呢?
  
  试想:如果没有孔子这些先哲身体力行地倡导“有教无类”,那么我们的先祖有多少都不能接收文化教育呢?会有多少中华儿女生活在无知无能的世界呢?
  
  试问:假如世界上不存在“有教无类”的教育,那我们有多少人能无师自通,而用先哲留给我们的汉字,留给我们的中华智慧基因,留给启迪我们茁壮成长的思想宝典而肆意攻击一代教育大家孔子,以及否定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呢?
  
  事实上,世人日常所谓的孔子之教育了束缚学生的个性,不利于思想解放,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有关的说辞,其实都是毫无历史事实之依据的想当然,甚者是别有用心。
  
  另外,按照说文解字,孔子所创立的“儒”学也是人所需要的:左边一个“人”子字,右边一个“需”字,合二为一,难道不是“人需”之“儒”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学派众多,但古人为何惟独把孔子所创立之学说定义为“儒”学,难道不值得我们这些后人深思吗?
  
  孔子之道,简而言之,其核心思想就是“仁”、“礼”与“和”等。具体而言就是“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等。譬如要孝敬父母长辈,做人要讲求信义,对人要忠诚,为人胸怀要宽大,处事要把握和为贵的原则,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宁可受穷也不能放弃道义等等。换言之,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是希望世人应该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类伦理道德,即道德规范。
  
  综上所述,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为天下苍生四处奔波
  
  孔子在兴办“私学”,大力教育弟子期间,也在鲁国做过官,甚至“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曾经努力推行其“仁政”以“惠民”,并通过外交手段,逼迫齐国将在战争中侵略鲁国的大片领地还给了鲁国,且尽力“堕三都”——以“正位”——让总经理(鲁国“三桓”)不再越权而代替董事长(鲁国国君)做主。
  
  但身处鲁国宦海的孔子,终未能将其所崇尚“惠民”、“利国”之“仁政”推行成功。
  
  孔子没有因此而气馁,依然“知其不可而为之”地选择了奔走于列国以寻求能大力推行其“仁政”理想之国度的荆棘之途。
  
  从小饱含饥寒,深知民间疾苦的孔子带领着众弟子,在长达14年的长途跋涉之苦苦寻觅中,曾经先后到过卫、宋、曹、郑、陈、蔡和楚等诸侯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3)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名人的磨难:伟大的精神

作者:冯俊科

 《名人的磨难》选取了古今中外众多名人的生平事迹,着力刻画了他们面对人生种种不幸依然奋斗不已的生命历程。作者以…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