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也就是12月21日早上,快到公交站点时,遇到一惊奇的事情,一中年偏青年的大姐,怀里抱着一堆“故事会”,鲜绿色的皮,也就是故事会绿版的那种色泽,很是让人惊喜;更惊喜的还是她的动作,她竟然一本一本的往路人怀里塞。没看到她塞时,我还感叹一番,哇!故事会杂志社这个活动太强大了,只听过报纸免费发号外的,没见过期刊杂志发号外的。 她一遍一遍做出塞给路人发传单的动作,让我心底的那点希望越来越少,那点怀疑却越来越多。如果不是她身边有个报刊亭,我立马可以肯定,她就是一发传单的。所不同的是,这传单印成了精美的32开杂志。 凑上去,抢了两本过来,立刻让我大跃眼镜和眼睛。竟然是《故事汇》,封面跟《故事会》的风雷不止是雷同,简直就是一模一样了。唯一不同的就是那个“汇”字,简直可以算是故事会的圣诞版了。 这只是街边发传单的冰山一角,据笔者在QQ群里聊天获得的小范围调研显示,读者,知音,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特别关注等等,凡是销量好一点,大众认可度强一点的杂志,都彻底被“李鬼”了一下,其中,尤其以医院,特别是男科和女科医院的李鬼为主。 这种现象的出现,其根源是伴随性阅读时代的到来。何谓伴随性阅读?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都市工作群体的私有时间,越来越变成了完全的吃饭+睡觉,过去生活中通常的休闲、娱乐、阅读和运动,完全变成了一种奢望。于是,伴随性阅读应用而生,在上下班途中,中午就餐的空隙,勿勿看几眼报纸杂志,成为了“文字阅读”在都市生活中可怜的一席之地。 这种现象出现后,迅速被精明的公关公司或厂家捕捉到。于是,官方是以《北京娱乐信报》等为代表的地铁报,民间以各大民营医院和部分公立医院(特别是其中的性病医院)为代表的内部交流印刷品汹涌而来,特别是后者的自有印刷品,更是扑天盖地,到处都是。这么说,如果你是一个不好意思拒绝他人,凡人给你发传单,你就接住的人,从家里到公司,按照北京平均1小时的时间计算,上下班途中,你可以分别收到1斤左右的纸,光这个,每天就可以卖至少8角钱。当然,前提是你得按时上下班。下班时收不到传单的人,那是因为你下的太早或者太晚了。 扩而言之,其实伴随性阅读并不局限于路边发的纸质宣传品,还包括移动电视(公交地铁出租车上的电视)、公交车站牌广告、地铁广告、公交车车身广告,以及现在巨流行的手机阅读、电纸书阅读等等。 伴随性阅读时代的来临,是幸还是不幸。从技术的层面来理解,这是一种幸运;但从阅读和文化的层面来理解,这几乎是一场恶梦了。从此,文学或者说文化阅读,将面临绝境,软性的广告阅读物,将占据阅读的统治地位。这对于本身阅读教育就面临崩溃的中国,将何去何从,是值得政府层面和社会各界严肃对待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