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妮以诗人的敏感,用诗意的文字抒写记忆中的1966年。 一年一度的《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评选”日前揭晓了2014年榜单,十部获奖小说中,深圳 庞贝《无尽藏》和王小妮《1966年》两部作品入选。作为全球华语圈影响最大的杂志,《亚洲周刊》一年一度的“中文十大小说评选”,因其评选的公正和权威,在全球华人文学圈受到广泛重视,对华人读者也颇具公信力和影响力,入选作品被认为代表了当年出版的中文小说的最高水平。 对自己的作品入选,两位 都是后知后觉。王小妮说自己只是这两天隐约听说有这样一件事,而庞贝则是在朋友发来祝贺短信后才得知入选,“感觉非常意外”。 入选作品充满艺术想象力 2014年,庞贝这部《无尽藏》登上过各种图书榜单,一方面,它被中国文学界叹为奇书,被荐入多个好书榜;另一方面,这部被文学大家们视为“高端小众”的小说并未曲高和寡,相反,它极受读者青睐,在各种畅销书单中也始终名列前茅。 而此次入选《亚洲周刊》,却仍在庞贝意料之外。他说:“进入《亚洲周刊》中文小说榜的作者并不限于亚洲,比如说也有美籍亚裔 ,事实上它是面向全球中文小说,它的视野和平台也无疑更为广阔,能够入选,我很高兴。” 尤令庞贝赞赏的,是《亚洲周刊》的评判眼光并不仅仅停留在对作品现实性和思想深度的关切以及题材本身,同时也极为关注作品的艺术性和艺术想象力。他说,比如台湾地区 骆以军就是一个代表,他不仅文学技巧高超,他的写作也始终不懈地探索着新的艺术形式。 《无尽藏》庞贝写了五年,但却构思了二十年。小说故事缘起于《韩熙载夜宴图》,集禅意、诗意、悬疑于一身。《夜宴图》中数十位人物,在庞贝的笔下,蓦然活转过来,松动了历史与虚构的界限。五代十国南唐末期名将林仁肇因为一幅画作被后主李煜加害,其子从林仁肇迷宫式的暗语及暗示中,找出真相,最终成功复仇。 电脑里沉睡十多年的《1966年》 1966年,中国“文化大革命”爆发的时间。王小妮在短篇小说集《1966年》前言里说,那一年,她才十一岁,“看见很多,听见很多。不知道父母去了什么地方。怕院外木栅栏上的大字报,准备把茉莉花瓣晒成茶叶,一听到喇叭声口号声,就跑到街上去看敲鼓,看演讲,看游街,看批斗,好像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多年后,王小妮回顾这一年,从童年视角还原当年的真切生存体验。收在集子里的十一个短篇,是关于这一年的系列小说。她以诗人的敏感,用诗意的文字、含蓄的手法、简单的故事,抒写记忆中1966年特有的气味、声响、色彩,表现突然降临的事变给普通人带来的影响。 但是这部作品,沉睡在王小妮的电脑里长达十多年,“我几乎已经把它忘记了,后来有朋友问我还有什么作品没有出版时,我才想起它。”对此次入榜,王小妮显得很淡然。她认为,与她其他作品相比,《1966年》是一种屏蔽了很多内容的写作,比如屏蔽了很多她个人直击的体验和记忆。眼下她正忙于新作的创作,她告诉记者,今年年内还将出版两部诗集。 中文小说集体重拾宿命感? 获奖的另外八部作品分别是《耶路撒冷》(徐则臣)、《微喜重行》(黄碧云)、《女儿》(骆以军)、《老生》(贾平凹)、《三个三重奏》(宁肯)、《妈阁是座城》(严歌苓)、《台北恋人》(蓝博洲)、和《谁在暗中眨眼睛》(王定国)。 《亚洲周刊》的评论认为,强烈的宿命感是这十部小说的共同特点,“在当代文学中,宿命感是一个被遗忘已久的主题,尤其在中国大陆,更曾经长期被视为禁忌。今年,不少 却重拾起这个主题。”评论指出,小说家的创作从来不只是讲故事,而是“故事反思”,在小说之中有小说的思考,以小说反思小说,或者合二为一。 在庞贝看来,这些作品不约而同地表现出来的宿命感是一种必然。“在传统文明迅速瓦解的现代社会,而与西方历史的线性脉络不同,中国的历史中有一种轮回不变的东西,这也是中国 在思索中更容易回望历史,希望从历史中寻找答案的原因之一。” 庞贝说,因为拥有了历史的深度和力度,这些作品也更为厚重,“而令人欣喜的是,一些被认为有思想深度的高端作品同样也拥有大批读者。”据庞贝透露,投资1亿元的大片《无尽藏》即将开拍,剧本创作已近尾声,最晚将于春节前完成,而影片也将于今年年底与观众见面,“希望能做出一部有力度也好看的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