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与新起点 最近,《微文学》杂志经过一年时间的反思和酝酿,逐渐形成了新的观点和方向。作为国内起步较晚、成长较快,且有一定发展空间和潜力的新兴文学刊物,几经辗转,《微文学》杂志已将视角投向社会最广泛的普通“文人”阶层,紧随时代步伐,希望以成熟优雅的内容构成,和一些“小人物”、“微视角”话题引人思考、催人奋进,为当下人们提供一方生活与精神的共同栖居之所。 自2013年出版以来,《微文学》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西部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先后被《陕西日报》、《安康日报》、《宝鸡文理学院报》、陕西宝鸡人民广播电台、陕西安康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文化传媒网、中国人物网、华商网等国内30多家知名或官方媒体报道介绍。以5000册首发引发了学界和读者的广泛热议,受到学界及众多 的好评。 但与一般新兴刊物不同的是,别人都在想方设法“如何收回陈本”时,《微文学》创刊号出版以来却并没有在发行方面下多大功夫,而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了“反思出路”上面,甚至将千册“血本”义捐给了一个患有严重地中海贫血儿童,看似杯水车薪的行动却践行了当初做“公益文学”的承诺。 定位与新发现 面对多种社会媒体关于“微文学”文学现象的担忧,《微文学》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回应和申明。主编向林在接受采访时表明,“‘微文学’这一词汇和现象确实存在诸多争议,但这并不影响《微文学》的发展。”说《微文学》作为一本独立的文学刊物,它区别于微博文学和微型文学的概念。它是一个以主体范围命名的品牌,一种文化视域,而不是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更不是快餐文学的代称或苗头。从内容体裁上讲,它涵盖小说,诗歌,散文等基本的文学体裁。从内容题材上讲,它注重挖掘反映在普通人群身上的材料,例如反映社会弱势群体处境、心声和有关社会盲区方面的反思性文学题材。 谈到刊物的特点和核心价值,编辑回应记者,《微文学》主张“文学关照,文学回归”,注重视野性、主体性、时代性和文学性的结合。其中,关照,即关照大众,关照草根,关照最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回归,即回归文学,回归本真,回归到文学主体(大众文学爱好者、关注者)身上。 在网络文学已经如此泛滥、青年文学爱好者迷失或迷茫的的状态,“文学多关照,文学需回归,给普通文学爱好者一片天空,给未来文学一片净土”也是新一代青年文学爱好者面对现实发出的真实呼吁和忠告。 “回归时代,回归读者”这是当下文学不容忽视的焦点,然而如何“回归”却是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让文学回归作者本身,走进读者,更是需要文学回归生活,在时代的潮流里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这就要求,在文学作品亲近时代读者的同时,注重现实,以多种形式的“正能量”语言唤醒或者感召浮躁的社会以及人群,以“文学救赎”解救文学本身,在荒诞世界、荒诞文学里照见一片纯净的精神家园。正如散文家胡树勇对《微文学》的期望,“坚守文学圣地,实现精神梦想。” 主编说,“在纯文学上几乎不可能榨出汁来的情况下,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应该意识到一个问题,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节奏失调的时代,谁也不能回避这种现实和趋势,那么未来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就只有两条路,一是彻底改头换面,但很难保持它的性质,二是在现有的土地上垦荒,主动与读者视域融合”。于此,《微文学》注重网媒和纸媒的结合。例如访谈栏目以开篇形式展示于纸媒的同时,作品也将以“自媒体”和媒体合作的形式在中国访谈网、搜狐、腾讯等主流媒体新闻、网络电台节目、微博活动等形式进行推广,让更多人和媒体了解发现新力量,了解新 ,把他们身上或作品中表现出的思想和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群,让文学作品亲近新时代读者。 但是,结合不意味着让“碎片化的文学”取代传统文学。《人民日报》也呼唤“大雅之声”,以抵御“愚乐文学”。《微文学》将网媒和纸媒结合仅仅是一个更加亲近大众而不被时代抛弃的方式,而绝非走“娱乐文学”的“深坑”。 就杂志定位而言,视域结合有所侧重,有所发现,“不重名家,不薄新人”。这个时代需要年轻的力量,文学需要活力的源泉。站在时代的分割线上,《微文学》发现新力量,反映新思想,以刊物感召作者,以作者感化读者,助推在文学长廊里徘徊流浪的文学群体,号召更多的“活力源泉”注入文学本身。紧随时代潮流却不忘修学好古,有所传承,这也是《微文学》的新发现。在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在文学方面很多传统的和近代的文学思想渐渐被现代的人们忽视,这是未来媒体值得引导“大众文人”去思考的。 基于《微文学》的大众性、服务性、公益性等基本特征,它既是我们一层人理想和精神的结晶,也是普通文学爱好者的一个交流和反思的平台。因此,读者主要是中学生、大学生及其他的一些业余文学爱好者,作者大多为行走在社会低处的人们和“微文学”关注者。 内容新调整 [卷首新语]:情感积极,富含哲理,抛砖引玉,文体不限,具有一定深度和感染力的文章,400字左右。 第一视野 [ 发现]:访谈栏目,由文心 网和中国访谈网、搜狐、腾讯等主流新闻媒体联合主办的 访谈栏目,本着“发现新力量,走进新 ”的宗旨,对国内一些有潜质(力)的新兴 或文学爱好者进行专访报道,以访谈、新闻特写等形式展现给纸媒和网媒两个读者群。 [文心有约]:根据每期总体内容的侧重点,主要刊登文心 网和《微文学》特约的一些具有压轴性文章。 小千世界 [青青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小千世界里,总有一些人无法忘记,总有一些情景挥之不去,我们却无怨无悔。本栏目刊载有关青春、校园、言情等短篇以下小说作品(含微小说)。 [又见边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边城,它是被种种牵绊和无可奈何之后的一种寄托,它承载着这个社会最普通的一群人的最普通的梦想,瘦笔守候温暖,执笔又见边城。本栏目刊载情感、梦幻、乡土等小说(8000字以下,含微小说)。 低处行吟 [渔舟唱晚]: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而在这样一个飞速文明的时代,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等千古绝唱渐渐离我们远去,这些被一度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东西渐渐被忽视。本栏目刊载基本符合诗词韵律标准的有内涵的原创古风作品。 [如歌行板]:一定有些什么,是我们所不能了解的;一定有些什么,是我们无能为力的。尤其是我们这些在低处行走,在低处歌唱的人们。本栏目刊载有一定高度或深度的现代诗歌 。 荷塘月色 [星空漫谈]:遥望的璀璨星空,一切都还遥不可及,一切却又好像近在咫尺。或满怀期待,或沮丧不安,或甜蜜喜悦,或苦恼忧伤,我们都可以敞开心扉与星星对话。本栏目刊载有关情感、事业、梦想、人生等题材的散文。 [远行归来]:我们都向往远方,在一辆时代的列车上一往无前,跨越的节奏在给我们带来方便和震撼的同时,也让我们开始怀疑远行的价值。浮躁、盲目、疲倦、甚至恐慌,也许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不是浩浩荡荡往前,而是放慢脚步看看窗外的风景,想一想“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那里去?”本栏目刊登一些着质朴散文或者有一定哲思的新散文(新:思想之新,形式之新)。(通讯员:杨宁宁 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