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现在》版专题报道了本地网络文学的面貌,介绍了比较有规模的本土华文文学网站“缅甸新文学”和“随笔南洋”的掌舵人。他们孜孜不倦经营网站,丰富本土文学的诚意,都让人敬佩。
网络文学的兴起,是E时代互联网普及的大势所趋,但也利弊互见。
协会的会长希尼尔就认为:“网络文学虽然给作者带来发表机会,但网络写手的作品往往写来过于快捷和随意,有许多并没有经过好好的修饰与沉淀。”
怀鹰则持正面看法:“网络文学给本地 提供了全新的创作平台,不必像过去那样,完全掌控在编辑手中。……读者群来自世界各地,比传统的读者更多样化,人数更多。”
两人说的都有道理。
关于网络写手的作品是否写来“过于快捷和随意”,本人就有经验,有一次,因为小故障,导致我无法把作品贴上网,我便在那儿直接打下几行字:
题目:满满
满满。的满满。满满的满满。
满满满满密密麻麻密密麻麻。
想不到这些“乱文”竟然很快引起网友注意,回应的回应,还为这首“诗歌”下评语。我笑到滚地,只得赶快上网澄清,这完全是“误读”!
认真来说,博客上的随意性、不经修饰,甚至粗暴的文字(还不算文学)比比皆是。这些“障碍物”严格来说根本不算是作品,只算是“半成品”,或是“未成品”!偏偏网络上就是有这种任意而为的权利,谁来管制?
必须承认,传统 一上了网,初期是会着迷的,贴上一篇文章,即刻得到网友风靡般的回应,给予的赞语排山倒海。这容易引起一种虚荣感,结果越贴越多,“随意性”,不经修饰的作品便频频出炉了。
网络固然是给予“新写手”痛快驰骋的的机会,也给予有潜质的作者提供了便利,以及快捷展示才能的平台。但认真来说,从网络上发掘的优秀 如凤毛麟角——毕竟不是人人都可当 的。
这里还牵扯到一个问题,传统报章的文艺版位,固然有编者把关审稿,但发表作品之后,作者是有稿酬的!网络上没有人审稿,自由来去,但稿酬谁来付?网络的读者真是有福了,白白赚到。
我想,何时建立起一个付费制度呢?让优秀的网络文学 在辛劳的付出后也得到应得是稿酬。毕竟,现在无论上网看电影看电视剧都要付费,为何独独阅读文学作品不用付费?难道这些“网中 ”,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作者是专业编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