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则喜正义之伸张,乐法律得施行,不屑媚俗,安于清贫。久矣疲命于杂务,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尽孝心……”2月23日,一则湖南某法官辞职信在微信朋友圈悄然走红,网友盛赞辞职信文采飞扬、笔者文字功底深厚,感叹辞职甚为可惜。 最近,一则湖南某法官的辞职信又一次在微信朋友圈悄然走红,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按说,职业流动是任何一个职业的常态,法官辞职也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其实,面对湖南法官辞职网友盛赞辞职信文采飞扬、笔者文字功底深厚,感叹辞职甚为可惜的同时,我们更要读懂法官“辞职信”背后的难言之隐。 “久疲命于杂务,求自在于市井”,这是法院工作的真实写照。法院杂事过多,地方政府摊派给法官太多与审判无关的事务,导致法官难以专心实务,无心在提升审判能力上下功夫。一会司法下乡,一会地方政府让处理信访事务,一会又被那个部门邀请过去做普法讲座,一会又要上街维稳,总之,法官除了审判任务,还有其他庞杂事务缠绕着法官,让法官欲哭无泪。 而且,法官审判任务繁重,案多人少的矛盾几乎成了多数法院的常态,加班也是家常便饭。据了解,很多一线法官拼死拼活,待遇有时却和行政人员相差无几,这大大伤及了法官工作积极性。而且,中国法院内部,行政人员人数却远远高于法官,法院成了行政人员的集散地,法官却成了法院的“二线人员”。而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加剧了法官审判任务,让法官焦头烂额心力交瘁。 虽然,法官们的职业选择自由要得到尊重。但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还需要有真才实学、有能力的法官去防守。切莫让优秀法官的流失成为法治社会建设的伤口。所以,笔者认为,遏制法官辞职,如果不从提升法官职业尊严、提高法官待遇、切实保障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摒弃法官庞杂事务、解决法官审判任务繁重、提升司法威信上下功夫,一切都会是徒劳。未来,法官辞职,是多,还是少,关键就看,我们如何善待法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