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2016年国考报名已经结束,130余万考生已经通过报名审核。一个多月后,数以百万计的考生将踏上通往公务员队伍的征程。与往年相比,今年国考招考人数创新高,岗位的平均竞争比也创下近年新低。在百万报考大军中,已经报名的考生对于“国考之路”有何思考?“体制内”这块蛋糕到底有多吸引人? 一、哪些人在“体制内”? 体制内人员,主要是指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科研、教育、卫生、文化等行政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此外还有部分国企高管。 改革前,绝大部分拥有城镇户口的人都在体制内。那时,城镇就业人员都有“单位”,单位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国家政治体系的基层组织,同时承担了从“吃喝拉撒睡”到“办追悼会”在内的广泛社会职能。当时并非完全没有“体制外”,“比如集体企业的临时工、民办教师等,只不过占比很小。”改革开放之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瓦解,“体制内”占据空间越来越小。有专家认为,如今的“体制内”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政府最为典型,处于核心圈,事业单位处于中间状态,而国有企业则处于最外围。 进入新世纪,国企改革不断深入,“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量国企职工被推向“体制外”。目前留在体制内的企业主要是一些公共事业领域、资源垄断领域的国有企业。在这些国企中,比较特殊的群体是国企高管,很多还保留着行政级别,属于“体制内”,下面的员工则属于“体制外”。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一些整体上属于“体制内”的单位,也渐渐涂抹上“体制外”色彩,包括行政机关的司机、保安、保洁等后勤岗位也逐渐从“体制内”剥离出来,有的还采取了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 二、“体制内”吸引何在:工作稳定、福利优厚、社会地位高。 体制内的优势,更多表现出的是工作的稳定性、福利的优厚性、社会的主导性;与之相应,体制外更多表现出灵活性,伴随而来的还有风险性、低福利性,以及对社会或所在单位的影响力弱。 “体制内”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也来自于社会上的“求稳”心态。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经济条件也还说得过去,不仅父母希望能规避风险,就连孩子个人也都渴望稳定。 三、“体制内”最终会何去何从? 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社会,不应该把人分成体制内和体制外,应该像消除城乡户籍身份标识一样,尽快消除体制内外的身份标签。对于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打破体制内与体制外之间的壁垒,促使内外双向流动,逐渐消除体制内外的权益不平等、机会不公平现象 一方面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计划经济遗留的体制性障碍。另一方面要切实解决不平等问题,保障机会公平。主要是落实同工同酬和实现养老、医疗、职业福利权益的平等化及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特别是要打破所谓编制的约束,让所有人都能够凭着自己的努力与贡献有正常升迁的机会。 改革总是有很长的路要走,要达到改革的目标会有很多的困难和阻碍,“体制内”是“馅饼”还是“陷阱”,“体制内”这块蛋糕到底多大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