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对师之道是甚为讲究与严格的。古人对学生一般称之为“弟子”,亦师亦友亦父的关系。老师一般是把学生当作儿子一样看待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诲与成材是负有一辈子责任的,而作为学生,哪怕他朝一日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回到家乡,见了老师也须行跪拜礼,“一日从师,终身如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在这句话里所要表述的就是做学问的道理或者是讲师生之道。在家里时,一个人对父母对长辈要孝顺,这就是“入则孝”的孝子行为;在外面工作时,则要对兄弟对朋友友爱,推而广之,爱整个社会,爱自己的国家,都是做为弟子的意义,即要做到“出则弟”;一个人做事要谨言慎行,做人要讲信用,就是“谨而信”了,所谓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精神就是这么个意思。谨慎不等于小器,如果能够做到谨慎处世并且讲信用,那么在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就会非常和谐地相处了,整个社会的风气自然就会“朴质”。一个人要有伟大的胸襟,要能够爱人,对亲朋好友,对同事,对他人都要做到爱,这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友爱,就是“泛爱众”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确实很难。接着孔子就说了,如果一个人把这些都做到了,继而再亲近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以这些人为榜样、做朋友,就是“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到上述几点以后,在有余力时,若还有精力或时间,就可“学文”,向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发展,你爱作诗人、词人也可以,你爱作书法家、画家也可以,那是你个人的兴趣爱好,可以量力而行,也是你的自由。 一个企业在招聘与用人时,也可以把这些作为衡量人才德行的一种标准。特别是在招聘选择一个高级管理人才时,更要慎重。“九一一”事件以后,美国海关-关贸总局出台了一项“反恐认证”的措施,要求出口到美国的生产商必须取得此项认证证书,以确保其进口的商品从采购国的生产、品质到物流整个供应链环节的安全,其中有一项审核内容就是“背景调查”,要求对所从业人员的家庭及政治背景展开调查。撇开国与国之间的关贸壁垒不谈,这种背景调查若能引申到对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方面的了解,则更能为企业把好用人关。假如一个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做到“孝”的人,我是不相信这种人能够爱别人或有更宽广的胸襟去承担更大的责任的,即或他有某方面的专业技能,或有特殊才华,但那也只能胜任一时,不能长久,迟早他的这种德行会为集体或团队带来祸害。然现代许多的国学培训里,大讲特讲儒与道,说什么外用儒术内用黄老,治乱尚须用“道”。我认为,治理一个国家与管理一个企业,毕竟是有所不同的,如果不能慎用儒道之精神,就很容易走上“术”的路子,这种做法,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 历史上的陈平,在辅佐刘邦开基立国的过程中,曾为刘邦献过六条计策,在功成名就后,陈平自己也为他的将来及后代下了断言,尝谓其后代将不得善果。其后代果然如其所言,连当年刘邦赐予陈平的封地都保守不住,其实,刘邦也正是因为深知陈平的为人,对陈平及其后人早有防范。陈平是一个道家人物,可见道家也是不倡“诡道”做法的。一个人如果不能以儒家的精神先正其心,那么不管他对“道家”“法家”“兵家”钻研得再透彻,也只能走入“魔道”,若兴起风作起浪来,就是一个很大的灾难了。 在改革开放的前期,富了许多人,这些人通过经商或办企业,累积到一定的财富后,想要把事业做强做大,从而再上一个台阶,却又往往拘囿于自己的才学,感觉前行的道路越来越艰难,甚至于面临企业倒闭的困境,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儒道纵法兵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的学术流派便应运而生。为寻求出路,许多人仅仅听信讲师的一家言论,只注重于“术”的钻研与运用,比如,希望用高薪挖来一些高管,不拘一格用一些怪才,却不计较其所用之人的德行如何,殊不知, “有才”的人更“有脾气”“有个性”,因用人不当,导致管理的成本越来越高,使企业更加陷入迷茫的地步,这种病急乱投医的意识与行为,结果富了“猎头”公司,却伤了自家元气。 许多民营企业主都想让自己的企业“永续经营”、“基业常青”,可我想,企业与人是一样的,都不可能回避一种自然规律,那就是“生老病死”。既然人不可能长生,那么企业也就不可能永远存在,管理能力强的人,也只不过是能使企业死得慢一些而已。企业要想“常青”,那还得看企业主能否把自己从一个“商人”的角色过渡到一个“企业家”的升华,这就涉及到战略的课题了。如果具备了一种“企业家精神”,就会有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会把企业做强做大,把握好每一次转型过渡的时机,让企业像细胞组织一样完成新陈代谢的过程,从而又获得下一轮的新生。这时,在择人用人方面,更要考虑人才的德行,否则,专走偏门偏道,也只不过是“海市蜃楼”“昙花一现”罢了! 一个企业只有履行其应尽的社会责任,做到“泛爱众,而亲仁”,在择人用人时能观其“孝弟”、察其“言行”,那么,新生的血液也就会源源不断地获得!同理,有道德有才能的人自然也就会像百川汇流一样而归附,古语有云:“良禽择木而栖。”就是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