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上有个年轻人看我两鬓斑白一脸沟壑,断定俺有些学问兼有些经验。某一天自助中餐吃饱喝足之后,尾随着我进入办公室,要请教关于做人的问题。
朋友们,您敢回答这样的问题吗?
想当年大成至圣孔老夫子,歪歪唧唧说了许多,死后弟子们七凑八凑搞出一部《论语》,好像说的就是这回事。后来人觉得了不起,又了不得,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指示。其实在俺看来,好像也就这么回事。人家老夫子当年也许没那么复杂,都是后世的人们与时俱进,不断演绎不断阐发的结果。就像红楼梦,要是让曹雪芹同志从坟墓里爬出来看看今世红学的研究成果,肯定在肃然起敬的同时,会觉得莫名其妙,说,我只是说说故事逗逗乐而已,没那么复杂呀。
因此,俺认为,许多神圣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你敢去说,也许就神圣了。
说远了,回到办公室来。
俺就像大师一样坐将下来,沉吟片刻,微微颌首,示意这个小伙子对面坐下。
说些什么呢?想起不久前给女儿发过一邮件,问了她三个问题。可问过之后,没有任何反馈,好像都丢在风中。今日这个年轻人自己送上门来,真是皇天不负呵。正好问他这三问,让他知道,他今日的谦虚所得是物超所值的,俺一脸的沟壑兼两鬓的斑白不是徒有其表的。
一问:你能制怒吗?
年轻人笑着,他知道我不是要他说话,而是要他听话。
古人有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此不足为勇也。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现在的年轻人说网络语言,一套一套的。我一说之乎者也,他就陌生;一陌生,就要起敬。他一起敬,俺就趁势滔滔不绝。
这是上等的修养功夫。不要以为只有从政者才需要制怒,在职场打拼的人同样需要这等功夫。
人总有愤怒的时候。而对愤怒的表达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涵养,因而也能昭示一个人的成就。涵养高深者,就像古人所言,不惊不怒,外界所加的一切只放在心里,由自己慢慢去消化;涵养肤浅者,或者像皮球,一碰就跳,或者像气球,一戳就炸。前者的沉静,会助他的人生顺风顺水。因为其一,可以缓解当前激烈的矛盾,避免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其二,可以使自己处在比较有利的地位,掌握局面的主动权;其三,可以使自己有时间三思而言三思而行,应对得当。如此处世,必然受人欢迎。而后者只会激化矛盾,把事情搞砸。
当然,我决不是提倡逆来顺受。该发脾气当发脾气,该拍桌子当拍桌子。我只是说,愤怒的表达应当是在思考之后。而如果真正经过了大脑的思考,许多愤怒的表达其实是不必要的。
这一问,就问住了他。然后,这位小伙子就检讨自己,说就是忍不住呀,处长为什么不待见他,就是有一回处长老改他的稿子,他一不小心就把稿子摔到处长脸上去了。俺就笑笑,像个长者,还像个老道。
二问:你能吃亏吗?
这一问更是从实际出发。如今的年轻人,对眼前利益的计较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结果呢,对他个人长远利益的损害常常是致命的。我不知道眼前这位能不能吃亏,只管照着现成的说。
郑板桥有句名言:吃亏是福。
俺张口就是名言,水平就表现在这里。我注意到这个年轻人眼睛里崇拜的光芒越来越亮了。
人的天性是自私的。从表面上看,吃亏是福是个伪命题。但因为人们喜欢能吃亏的人,愿意与这样的人合作,帮助这样的人,其结果他不仅没有吃亏,还获得了许多的利益,因而是福。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乐于吃亏的人还是不多。
分析能吃亏的人,大致有两种:一是境界高的人。有的人胸襟广阔,私心较少,不大计较个人的得失。他的乐于吃亏是出于本性,自然而然。二是城府深的人。有的人深得“吃亏是福”的真谛,知道吃些眼前的亏可以积攒未来的福。他有这个能耐舍弃眼前的利益,很大方地成全别人。而大多数的凡夫俗子既没有高的境界又没有深的城府,只有眼前的利益,于是见利就逐,让人不屑为伍,终不成器。
当然,我不是提倡傻子精神。现代社会也容不下傻子。我问这一问,是期望你胸怀宽广,眼光长远,不要被眼前的一点小利益缠住,而影响自己远大目标的实现。至于什么亏能吃、什么亏不能吃,应当如何吃下眼前的亏,相信你自有自己的判断,用时下的话说,你懂的。
这一问,好像问醒了他。最后的殷切期望,也很能打动人。他把身子进一步坐直,并往前倾。我估计,他在这个问题上吃过亏,但他没再检讨自己,大概吃亏占便宜的事不好与外人道。他的如梦初醒般的表情给了俺很大的鼓舞。有句话很精彩:一语惊醒梦中人!可惜他不会这么说。
三问:你能慎独吗?
古人的慎独,讲的是一个人独处没人监督的时候也要坚守做人的原则。
这问一出口,我就意识到有些不妥。现在的年轻人,谁知道慎独呢?谁又讲究慎独呢?但一想不就是找个听众吗,我行我素吧。
也许是出于礼貌,我观察这小子还是专注着,并没有把目光移向窗外,只是偷偷看了一下表。为了让他有耐心听下去,便讲了我表弟的故事。
我这个表弟在广东一家工厂打工,全权负责采购,收入不菲。家里人疑惑:采购是关键的岗位,老板怎么会叫你来做呢?因为采购吃回扣已是普遍现象,连食堂买菜的都要拿好处。许多老板便让自家人来做这项工作。这个憨厚的表弟露出憨厚的笑容,说:他信得过我。他说,从他手上过往的资金千千万,他从不会动心思贪老板一分钱。
接着,我作了如下精彩的发挥。
他的成功就在于他坚守了他做人的原则。这就是慎独的真谛。
做个好人应当遵守什么原则,人人都懂;在众目睽睽之下应当如何为人处事,也人人都会。而慎独,却不那么容易。
人的做人,有两种境界:一是做给别人看的,一是做给自己看的。做给别人看的,是为了荣誉。也有积极意义,可以抑恶扬善,但总归肤浅,而且容易动摇;做给自己看的,是为了良心。这才是大写的人。我这位表弟是为了他自己的良心不受玷污,才抵挡了金钱的诱惑。他真正做到了慎独,便达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这一问,好像问服了他。因为他立即站起来,连感激的话都说不出来了,赶紧告辞而去。我正在得意,上班的铃声响了。这才明白,人家为什么那么感激。他们下午有个会,我再说下去,他的处长又不知会怎么痛批他。(来源:人生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