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开往武昌的火车上,孙海岩拿出手机,“浙江公务面试帮帮团”Q Q群响个不停,群友目不暇接地报出各自分数。终于,孙海岩鼓起勇气点开浙江人事考试网公务员考试查分页面,138 .9分,第一名! 孙海岩为了成为公务员,8年时间花费了八九万参加公考62次,从其公考的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可看出孙某入公职门的决心和毅力,真可谓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如愿以偿挤进了公务员队伍,并在自认为收入还可观的浙北某市法检部门工作。 公务员,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是一个讲付出、奉献、服务,不讲索取、回报、享受的职业,特别是在十八大高压反腐、从严治党的大环境下,公务员更是失去了以前所谓的清闲、有权任性、灰色收入高等“光环”。孙某回答记者问题时讲到“从小我就喜欢公务员,公务员是我的信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信仰还是要有的!”听起来是多么振奋人心的话,多么激人奋进的话,难道真是“洪荒之力”促使孙某为了自己的信仰,苦苦奋斗了八年,可谓抗日就胜利了。 细细看孙某的回顾公考之路,孙某在这八年内并非未考上过公务员,在他第18次参加考试时考入河北某县的县委办。从时间上来看当时是通过试用期成为一枚真正的公职人员。但最终因嫌工资低、离家较远而辞职不干。从这点可看出,孙某考公并非其冠冕堂皇之说,是自己的信仰,根据孙某考入浙江某市法检部门的三点分析可看出,亲戚多、工作熟悉、发达地区收入高,才是决定安心在浙北工作的主要原因。而收入高可能更是孙某安心工作的重要原因。 公务人员也是人,也有妻儿老小,也要养家糊口,要求一点不讲经济收入肯定不现实。然而公务员将经济收入作为自己是否能稳定工作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还是不妥,正如网友评论“不将为民服务作为为官从政的信仰,不是贪官就是庸官”,虽然言语有点决定但也有一定道理。首先这山看着那山高,不同地区的公职人员经济收入有这较大的差异,就算同是市级部门也有着不同的经济收入,若看着经济收入,还能安心在本职岗位上工作吗?其次公职人员,特别是公检法系统的公职人员,有这各种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若有着拜金主义的思想,难免不会为了经济利益而走向贪污腐败;再次领导的经济收入肯定比一般干部的收入高,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一味心思的想升官发财,就算不贪不拿也将是功利为官,在从政的道路上必将出现不顾群众水深火热,而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把成为公务员作为自己的信仰并无过错。要成为公务员首先要有甘于奉献、心系群众、为官为民的情怀。若是认为公务员有特权、旱涝保收,甚至将当官可以发财作为成为公务人员动力,那必将走向群众的对立面,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被世人所唾弃。 对于孙某8年时间花费了八九万参加公务员考试62次,考取功名,其原始动力是什么,笔者不敢妄加评论。只愿孙某本人能认识到为官是为民,而非为利益,更是劝导那些削尖脑袋往公务员系统里钻的考生们,若初心不是为了服务群众,造福于人民,还是慎重考虑把脑袋削尖,以免后悔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