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曾是高水平、高薪酬的“代名词”。但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海归潮”出现,其素质出现分化,待遇与预期也与此前形成明显落差。而各地基层干部甚至农村村官中,近年来也陆续出现海归的身影。2011年北京市招考大学生村官首次向归国留学生放开之后,首次招考便有20人报名参加,其中4人最终被录取。 海归留学回国后甘当“村官”,虽然在理性认识上学历与职业无关,却也有点让人出乎意料。因为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人才的高消费。在平常人的眼里,海龟、博士这样的高水平人才,应该在研究所里搞研究,应该在世界500强企业当高管。怎么也不可能到农村当一个小小的“村官”,这实在不符合正常逻辑。其实,笔者想说,没有谁规定海龟不能当村官吧?也没有谁说高学历不能到农村工作吧? 职业,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是一个人的自由,也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是人才,在哪里都能干精彩!对于一些博士、海龟来说,选择其他职业就未必好于当“村官”这个职业。 在倡导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今天,广大农村基层迫切需要高端人才做引领,特别是边远的农村,如何发展需要长远的谋划,需要科技、实干、公道正派等类型人才做领头雁,带领广大的农民朋友走科学发展的创新之路,帮助他们从贫困走向富裕,从软弱涣散走向规范发展之路。所以,海龟在农村也有广大的发展空间,也有施展抱负的舞台。 另外,农村基层能给海龟“亲近感”。曾经有一个海龟村官说过,农民几十年如一日的耕种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因循守旧的思维习惯。而农民最可爱的地方,也恰恰是他们这种非常朴素的因循守旧的价值认同。一旦我们相互融入了,他们就会接受你,认为你是他们的自己人,就表现出极其淳朴的感情,视你如同自家人。这样的天然亲近感,让我们有为农村基层服务的热情心。 因此,“海龟甘当村官”应当给与掌声。一方面农村基层需要人才,政府也希望能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是实现人民富强的中国梦需要的;另一方面则是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只要他们有兴趣,学有所用,造福社会,就有助于社会和谐,我们应尊重其选择,大可不必指指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