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午,南京市纪委“钟山清风”新媒体团队带着他们的微博精选集《请喝茶》来到南京凤凰书城,走近群众身边,宣传普及党纪知识,并现场与网友开展零距离交流互动,为我们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 近年来,随着反腐的越演越烈,各级党员干部都“谈纪委色变”,更是一提到“纪委请喝茶”,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意味着自己是不是犯错误了。确实有一些干部在纪委谈话后被“双规”,对此,人们唯恐避之不及。其实,笔者想说,这是一种误读,“纪委请喝茶”只是纪委的一种工作方式。 按常理来说,每个干部都有两个“娘家”:一个是组织部,干部都是从这里“出去”的。另一个就是纪委,因为做娘的总是最疼爱儿女,生怕他们有任何闪失。纪委就像一道“防波堤”一样,筑起纪律之堤,“任凭波涛滚滚,我自依堤而行”,保护好每个干部。 对干部的监督和信任,其实是一致的。从干部的角度说,信任是前提;从制度设计的角度说,监督是必须的。纪律规定了许多“不准”,仅仅指望干部“独善其身”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人性有时会脱离纪律的轨道,所以需要监督。这样的监督同样是以信任为前提的,是出于对干部真正的保护。 纪委应既讲纪律,又讲人性,“纪委请喝茶”就是一种很好的人性化方式。不要等干部出了问题才谈话,而是在他们有轻微违纪行为的时候,就晓以利害,及时提醒。即便只是叙叙旧也是好的,因为在纪委“喝茶”也能起到提醒的作用。纪委干部要多和干部接触、交谈、做朋友,干部也可以经常到纪委走走,增强纪律观念和防范意识。当“纪委请喝茶”成为一种常态,当“纪委谈话”不再是“出了问题”的同义词,铁的纪律就增添了人性和感情的温馨。 针对南京市纪委出版《请喝茶》这事儿在网络上走红,我们也不足为奇。可以说,《请喝茶》是对党员干部一次别具匠心的“警示教育”,也是一种对党员干部的关爱和保护。 作为党员干部,要读懂纪委出版《请喝茶》背后的深意。现在社会上把官员视为一种风险职业,对没有防范的人来说,风险才是风险,而对品行端正、并且具有防范意识的人来说,风险并不存在。“木工房无火警”,一是木工自警,二是旁人提醒。“纪委请喝茶”,能起到很好的防范作用,使干部有效地规避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