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意指培养一个人才很不容易,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但是人才自身也需要主观努力、主动作为。大学生村官要想在广袤无垠的农村热土上大有作为,就得像“树”一样扎根农村基层“土壤”,汲取群众智慧“营养”,不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成为可造可用之才。 要当“白杨”,把握主动性。大学生村官刚踏出“象牙塔”,就踏上“取经路”,一些人没有做好吃苦受累的思想准备,难免“水土不服”。部分人会遇到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处理、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等棘手问题,茫然无从。农村情况复杂、工作繁琐,其特殊的社会文化、公共事业发展情况,让人难以招架。大学生村官虽属乡镇管理,但又不能以乡镇干部的要求去管理和考核,大部分村官不是本村户籍,不能通过法定程序进入村委会班子,身份认同感、归属感不强。既然现实环境改变不了,那么就得主动适应环境,做一棵白杨树,顶天立地,迎难而上,不讲条件,不畏艰苦,主动接触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提高解决基层矛盾、驾驭复杂局面、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快成长为农村工作的多面手和行家里手,从而能更好地站好岗、履好职。 甘作“青松”,把握原则性。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精心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便民惠民利民政策,落实好政策是关键。“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大学生村官应秉承“青松不倒”的坚强精神和“四季常青”的高尚品格,“秉烛夜读”吃透政策,“磨破嘴皮”宣传政策,“跑断泥腿”落实政策,“铁面无私”执行政策,时刻盯紧政策“红线”、“高压线”,不越雷池半步,时刻提防、远离人情“糖衣炮弹”。 勇当“绿柳”,把握灵活性。群众对政策认知上有段过程,对政策认同上有段时间,大学生村官需对老百姓“政策好不好、关键看成效”的心理有一定的认知。做好群众工作,要学会刚柔并济、张弛有度,“强扭的瓜不甜”;当群众工作“润物细无声”的做到位,必然会“瓜熟蒂落”。不能“坐轿子”当“官老爷”,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探知群众的内心世界,用群众的思维、观念去进行情感碰撞,以德服人、以情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