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要求,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从2014年1月开始,中央组织部把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效果。各地各单位“三超两乱”现象得到遏制,超配干部数量大幅下降,按职数配备干部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截至目前,全国超配的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已经消化32041名,3年整治任务已完成79.85%。 干部职数超额配备,已经成为几十年来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中组部从去年1月份就开始发力,在经过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捷报传来,3万多名副处级领导职数被消化,干部超配得到大幅度化解。这个佳绩值得我们去渲染,更值得百姓去欢呼。 事实上,“官多兵少”的现象在各级、各部门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而真正与群众接触最多,办事最多的,往往是“兵”。然而在“官多兵少”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兵”忙不过来的窘境。这就会使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久而久之,群众怨声载道,当“兵”的苦不堪言。 那么,为何干部超配屡禁不止,虽然各部门都在喊“抓贼”,而实际上却都在“默默无闻”地超配着,原因出在哪?其实,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为谁服务的理念没有转变和更新。超配,说到底就是解决干部个人的待遇问题,而不是解决百姓的疾苦问题。也就是说,超配是在为干部着想,而不是在为百姓服务。 其实,哪一级、哪一部门干部有多少个领导职数,如何配备,早就有科学规划和明文规定,是不能轻易篡改的。况且,在干部职数“标配”的情况下,也完全能够完成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达到领导和群众所预期的良好效果。而当领导干部职数一旦超配,一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原本一个人的工作,现在却要两个人或者多个人来分担,这样只会增加干部的惰性,增加干部推卸责任的借口;另一方面,超配的干部还增加了当地的财政负担,让纳税人的血汗钱流入了私人的口袋。 而为了真正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口号,中组部涉险滩、闯难关,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完成整治超配干部任务的大半,着实功不可没。此举在彰显我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同时,更是一次为民服务理念的完美升华和转变。笔者相信,通过整治干部臃肿的“超配”现象,定能让为民服务减负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