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竹棒,一卷粗麻绳,一双胶布鞋……一年来,39岁的何苦每天都带上自己的“棒棒装备”,站在重庆最繁华的解放碑商圈等生意。无论是家具家电,还是青菜豆腐,体格健壮的何苦都会一声“走起”,挑起就走,健步如飞。 一提及棒棒,人们会记起18年前红遍全国、家喻户晓的那部重庆方言电视剧《山城棒棒军》,那些“一根棒棒求生活,累了抱着棒棒睡,渴了抱起大碗喝”的棒棒们的喜怒哀乐已深深地植入广大观众的脑海里。而如今,一位退役的正团职中校军官居然也当起了走街串巷肩挑背磨,又苦又累的“棒棒”,正如他的名字一样,这是何苦呢?图啥?是退役费用太少不够用?还是被生活所迫缺钱化?都不是,而是为了用最笨拙的方式去追踪一群背影,记录一个时代,讲述一种人生而卧底。 准备去年五一前夕,李克强总理在万州港码头,和充满地域特色的山城“棒棒”们作亲切交流,提出了负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棒棒精神”。退役中校的何苦也是被这一群靠一根扁担,帮人担货搬运,挣下力气的钱养家糊口精神所感染,怀着对山城“棒棒”越来越深的敬仰之情,拍出中国人民勤劳象征《最后的棒棒》。 这些曾经解决城市居民出行不便,市内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棒棒们,面临重庆交通日益完善、有车一族的增加会越来越少,但那种自立自强,吃苦耐劳,靠自己的劳力挣钱吃饭,踏踏实实追梦的棒棒精神不能丢,那些可以支撑30多万重庆男人养家,可以支撑像深圳这样的小渔村30多年建设成大都市,可以支撑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一举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的特写镜头得完整保存下来。这应该是退役中校何苦爬坡上坎卧底何苦当“棒棒”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万州还是山城重庆,那些“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棒棒们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退役中校何苦的那部体现中国劳动者最朴实、最坚强、最可贵的精神财富的自拍体励志纪实片《最后的棒棒》定会给亿万观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相信观众希望早日观看“傻由他说,土由他说,日子在棒棒上梭,有盐有味有盐有味不寂寞”!的《最后棒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