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务院对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政策,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5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做出上述表示。据人社部消息,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在300元左右。 盼了9年,基层公务员已经望眼欲穿,公务员涨薪终于要由炒作转而落到实处了,而调资之所以能够很快落到实处,还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自表态密不可分,笔者不禁想,如果没有李克强总理的亲自表态督促,公务员涨薪从“空穴来风”到实施还需要等待多久。 抓落实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现在能进入执政党高层的视野,并成为一种战略层面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说明“落实不下去”的危局已经形成,从李克强总理亲自在全国性的会议上专门针对某一政策的落实进行强调就可见一斑。 如果说以前政策得不到落实是因为越到基层,政策越难以实施,基层的问题很实际,一旦某些地方的官员缺乏主动作为的思想,那么不管中央的政策再好,也不知何时得以执行;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反腐力度,更使得很多官员开始畏首畏尾,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思想的引领下,政策更难以落实,虽然我们也开展了 “庸懒散浮拖” 专项治理活动,但是效果如何,百姓心中自有评判,从这次事关公务员利益的涨薪一拖就是半年多,就足见政策执行之积弊难以根除。 高层好的政策,要想落实得好,还得靠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政策从一开始就制定一个时间表,就像前不久国务院规定的一个文件必须在7天内下发一样,譬如公务员涨薪,首先就应该对于制度从中央下发到省市出台相关规定,再到市县具体实施大概需要的时间,助推政策一级一级执行,地方政府也能在心理上有个底线。 在制定时间表的基础上,还要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对于没有按期将政策落到实处的要给予严格的处罚,之所以政策执行拖拉的积弊长期存在,与不落实被当做一种工作中的常态,不落实不但不被指责,反而被默许、鼓励,不落实就会形成一种社会风气。如果不落实,不仅没有多大的政治风险,没有被问责,甚至没有在道德上受到谴责,那么,官员就会变本加厉地不落实。只有从上到下,一级一级制定政策不落实的主体责任,让官员从不敢不作为,逐步形成主动落实政策的良好政治生态。 当然,相关的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政策实施及时,执行到位的,老百姓反响好的领导,要给予嘉奖。赏善惩恶,才能将政策的效果发挥到极致,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政策落地”的实惠。(作者:文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