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场大火烧出的悲伤情绪在冰城哈尔滨蔓延。在哈尔滨“1·2”火灾事故中牺牲的5名消防战士名单公布后,人们沉痛地发现,5人皆为“90后”:年龄最大的杨小伟23岁,最小的赵子龙19岁。另据公安部统计,2014年以来全国发生的10起较大火灾中,有20多名消防员牺牲,2008年至2012年的5年间,牺牲在一线的消防人员超过140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1月5日《中国青年报》) 有资料显示,美国因火灾牺牲的消防官兵平均年龄为49岁。按照年龄组划分,30多岁的消防员死亡率最低,20多岁的其次,40多岁、50多岁、60岁以上的消防员救火死亡率都较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们知道,在我国“兵役消防制”的背景下,消防员作为现役军人,服役期只有两年,所以奋战在火灾一线的消防战士大都是年轻人。根据部队规定,新兵入伍后会接受一系列训练和培训,第一年不参加火灾扑救,只是值守在离火点远一点的岗位。但是每年秋冬季节,老兵退伍,新兵还没到岗或刚入队,而这个时期又是火灾多发期,难免人手紧张,紧急时刻,新老队员一起上。而根据消防干部从业年龄的规定:如果服役期满后无法晋升为士官或提干,好不容易积累起一些消防经验的战士不得不退伍,这意味着有实战经验且可以继续留在消防队的战士比例极低。 那么,消防职业化究竟可不可行呢?从其他国家消防职业化运作来看,如果你喜欢这个行业,就可以一直干下去,经常有一些四五十岁的消防队员依然冲在一线。这种模式不仅使消防经验得到了积累,而且遇到突发事故,他们的应变、指挥更加科学。在我国,为了弥补基层消防力量的不足,近年来,一些地方也开始通过招收“合同消防员”扩充消防队伍。2014年4月,在网络上走红的武汉消防“抱火哥”就是合同消防员。 与兵役制消防员不同的是:合同消防员通常在接受两个月的训练后,通过考试拿到三级战斗员证书后,实行与现役消防人员同样的管理。合同到期后,根据现役消防人员的考核标准和个人表现来决定是否继续聘用。但弊端就是:待遇较低、工作管理严格、上升空间小、人员流动性大。因此加强消防队伍的规范化建设显得迫在眉睫。 火灾就是命令,任何情况复杂的火灾现场,都需要极强的现场应变能力,经验丰富能有效减少伤亡事故。在现有体制下,基层消防队面临的难题已不只是人手问题,必须进行消防队员职业化道路的探索,才能解决当前困境。加大财政投入,落实消防经费,强化社会力量培训,保障消防员权益,在“练为战”的宗旨下,推进消防队伍建设,以规范的制度减少人员伤亡。在消防职业化进程中,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薏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