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远不止政治地震那么简单,整个社会的分工和职业结构,都由此发生转变。接力讲坛《辛亥印记》第十讲《辛亥革命后的新“七十二行”》。 五行八作,三十六行,七十二行……这些繁杂的词汇,指的都是各种各样的社会职业。以“七十二行”的说法为例,在不同时期、不同文献里,也各有指代。辛亥革命前后,“七十二行”的构成有没有变化?就业趋势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民俗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岳永逸为您讲述。 岳永逸:以辛亥革命为标志,许多群体迅速生长起来,但另外一些职业群体就慢慢消失了。首先,跟帝制相关联的皇帝肯定是没有了。跟皇室相关的一些称谓,亲王、王爷、太子、公主等,随着帝制的解体,在社会层面上,作为一种传统,基本终结。随着现代民主国家的产生,作为政治群体,产生了党员等。从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来看,职业有这样的变化。 跟帝制相关的次生群体,比如太监、宫女,这个群体不可能再产生。有一些(职业)可能名称消失了,但职能还在,比如侍卫,民国时期还有侍卫长或警卫的说法。 有的(职业)中断了,有的是外在形式或名称发生了变化。 从洋务运动起,中国就开始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科技"成了帝制解体之外,当时职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