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奢侈品售后维修内外有别 中国消费者再遭歧视

时间:2013-08-29 08:08 来源: 作者:佚名 点击:
  奢侈品售后维修内外有别 中国消费者再遭歧视。中国已成为奢侈品品牌最关注的新兴市场。 奢侈品门店也已从一线城市扩展到了二三线城市,但是品牌的服务能力却明显滞后于门店的扩张速度。在奢侈品的售后服务上,奢侈品维修成为消费者最为头疼的问题。

  费用高昂直接放弃


  在国外,奢侈品的维修价格相对较低,很多品牌都为客户提供了终生免费维修保养的服务。但是国内,奢侈品的维修价格非常高。


  记者致电路易威登官网,以包身主体部分有划痕为由向服务人员咨询,服务人员表示不提供包身维修的服务。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包身的维修费用比购买一款包的价格还要高,所以不提供维修。但是对于配件的损坏问题则可以受理,至于维修费用要看情况而定。


  由于奢侈品包袋的维修费用高,有些消费者干脆放弃维修,把受损的包束之高阁。“我买包从来不修,坏了我就不要了,维修费用太高了。”时尚达人孟小姐如是说。


  维修渠道投入不够


  相比国内消费者等不起的维修时间,在国外,奢侈品的维修速度通常不超过一周。而在中国,很多奢侈品牌都没有维修服务的渠道,一般有维修点的地方,也只是经销商设立的维修点,通常做些简单、普通的保养维修,真正的维修需要返回原产地。


  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奢侈品专家周婷表示,奢侈品牌原产地在国外,如果不在中国设立维修渠道的话,势必因原材料、制作工匠所在等因素,造成维修费普遍较高。同时奢侈品市场庞大,维修渠道的设立却极为有限。不过,高额的维修费用不应该全部让消费者去买单。


  世界奢侈品协会消费者投诉中心主任李明艳表示,由于中国针对外资进入奢侈品行业的相关政策较为严格,很多奢侈品厂商为降低市场风险,并不设立自己的直属专卖店,售后服务也因此很难做到像欧美市场那样完善。


  政策保障需确立


  中国消费者对于奢侈品近乎狂热的追求,让很多企业产生了一错误心理:即便是没有很好的售后服务,产品照样卖得很好。这样企业就自然不愿意投入巨额成本来做售后服务了。


  周婷认为,近八成的消费者不清楚自己应该享受什么样的服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品牌轻服务的尴尬局面。


  此外,众多奢侈品牌只是培养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对于专业的技术人员则没有相应的培训机制。


  她认为,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奢侈品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管理的疏漏促使消费者的维权行为变成了和企业间的博弈。


  周婷建议,一方面需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范行业服务;另一方面要加速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品牌自身要改变态度,意识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良好的服务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来源:风尚中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看图做点心:新手爸妈一试就成功

    作者:钟毓珊

    全书分为烘焙类,布丁、奶酪、果酱类,甜品类,咸品类及其他类。看作者如何作出收口水饼干?如何将孩子爱吃的薯片变健…

    发布者资料
    紫竹枫林 查看详细资料发送留言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5-05 06: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