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拂晓,太阳还没有升起,天边只有一条细细的红线。我在这冷寂的时分来到泰山脚下,想看萧条季节青灰色天空下的泰山。前一天下午,我在泰山前的泰安市眺望泰山时,觉得它并不很高,也没有我想像的那么巨大,只是泰安市市郊一带屏障般的浅蓝色的剪影。它并不险峻,坡度非常平缓,没有陡峭的崖壁,像一座庄重安稳的石丘平和地卧在宽广的山东平原上。古人说:春山静谧而如笑,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残淡而如睡。冬季的泰山确实像陷入了长眠一样。泰安市的人都对我说我来的不巧,游泰山以春、夏、秋三季为好,春天桃花坞的桃花开的艳红,夏天可采到作为泰山特产的泰山枣(传说徐福当年献给秦始皇的长生不老药就是泰山枣),秋天正好看漫山黄叶,而冬日的泰山便褪了红、褪了绿,如皇宫里出走到民间的女子,再没有昨日的丰饶。而我来的时候又没有下雪,在冬天这个没有花的季节,雪花就是花,即使是荒芜的山,有了雪,风景也会很好。没有了雪景,冬景还能剩下什么呢?我以为在这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泰山顶上还会有些积雪,山顶总是比山下冷的多的,会有终年不化的积雪。 我乘坐中巴车到达山腰的中天门,从中天门开始向南天门攀登。此时太阳已经升起,翻腾的云海中的一座座巨峰都被朝霞染成了金色。在上山途中,我看到山麓中有一汪水潭,而中天门附近也有一条溪流,这溪流奔至山下就变成了那个不大的水潭。由于天气寒冷,溪流已经完全结了冰,在巨大的石块间凝成了晶莹剔透的水晶锥。溪流上有一座石板桥,踏过桥就是对松亭。 对松亭得名对松亭是因为它对面的山坡上生长着许多终年青翠的矮松。我在泰山上没有看到非常庞大的松树,而且越往上走,松树就变的越矮小,没有我在古代寺院所看到的那种遮天巨伞般的树木。泰山的松树也不像崆峒山山上的松树那样有着仙人般的雄奇姿态,也没有年深日久的藤萝缠绕在树枝上,好像西湖边的山峰那样。这些矮松顶着暗绿色的树冠,伸出铁线样的根紧紧抓住岩石,在贫瘠的石缝里生长。虽然它们看起来瘦小,但树龄都在百年以上,有的甚至在千年以上,就像泰山本身一样古老。除了松树之外,泰山上还有一些因掉光了叶片而难以辩认种类的树木,这些树木都生长在溪水和山谷的两旁。如果是春夏季节,它们会枝枝相贯 、叶叶相交,成为繁茂的华盖,如今,只有一些粗细长短不一的深灰色的墨线画在蔚蓝的空中。这些树木树根旁的杂草丛中都有积雪,淡黄的草叶映着纯白的雪片,好像给山峰穿上一件花衣裳。不仅树林,道路旁背阴的地方也都有积雪。是山中奇冷的气候使这些冬日残雪经久不化。游客们从山下带上来的开水到了山上就都变的冰凉,而到了中天门后,许多游客也都穿起了军大衣。 我从山下带了空的水杯,想在岩石的缝隙中取流出的泉水喝,但衰草残雪下的石缝早已结冰了。我没有尝到山泉,却见到许多摩崖石刻。从对松亭到南天门的道路一边是悬崖,另一边是山谷,崖壁上突兀的石面上刻有很多提字,置身其中,仿佛走进天然的诗廊。这些刀砍斧劈般的横断面上时时显出朱砂色、深黛色、鹅黄色的楷书和行书,有的刻着"云壑深处",有的刻着"飞花碎玉",有的刻着"林泉幽奇",年代从汉唐到宋明到清到现代个个不一。历朝历代登临泰山的文人和封禅泰山的帝王都会在泰山留下摩崖石刻,这些上亿年的岩石无不渗透着古代文化的血液,可视为一部千古的石书。古人认为泰山作为五岳之首,是通天的所在,因此,才会在泰山上祭天,也才会在泰山上修建中天门、南天门、北天门等象征天庭的建筑。泰山山神号称东岳大帝,传说掌管着幽冥地府,是道教主神之一,东岳大帝还有一个妹妹,道号"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奶奶",是北部中国最受崇奉的女神,一向有"南妈祖,北碧霞"之称。她的生日——每年三月十五是泰山最热闹的时节,总会有许多善男信女来到泰山的碧霞祠朝拜。 南天门中供奉着东岳大帝,从此往上便是供奉碧霞元君的碧霞祠,中间要经过一条天街。 泰山海拔一千五百四十多米,泰山山顶的街道上接苍穹,号称天街。 天街并不长,是下临悬崖的一列仿古式房屋,就像泰安市中的街道一样,有出卖煎饼卷大葱、高粱饴糖等泰山特色食物的店铺,也有出卖中国民间认为是镇宅之物的泰山石的店铺,还有客栈,想看泰山日出的游客往往前一天晚上住在这些客栈中。 碧霞祠旁边有另外一列上山台阶,台阶的入口处有一块石牌坊,刻着"孔子庙"。传说这里是孔子当年登临泰山的地点,泰山一向被视为孔子的山峰和儒家文化的象征,因而山上有孔子庙和瞻鲁台——据说是孔子当年在泰山上眺望鲁国的地点。孔子庙在山顶的一片桃林中,并不大,只有一间正殿,正中央是孔子像,左右分别是孟子、曾子、颜回和子思,这些古代的儒家思想家都作为孔子的弟子和至圣先师一起享受香火。 碧霞祠左边是西神门,右边是东神门,正前方是南神门。南神门前有一个石岬角,全由错落有至的峥嵘嶙峋的大石块砌成,好像高山伸出的一只手。石岬角上有一座朱红色的楼,楼上设有泰山祈福平安钟,每当碧霞元君诞辰或新年,或其他重要的道教节日,祈福平安钟都会敲响。祈福钟和南神门之间是一处焚香池,献给碧霞元君的香火都在那里焚化。元君祠内的主殿前有两块石碑,是乾隆两次登泰山时留下的,殿内中央供碧霞元君金像,左右分别是泰山老母和观音菩萨。这位泰山老母是谁?已经有一位泰山奶奶,泰山老母又是谁?小时候曾听外婆说有十二老母,其中之一便是泰山老母,她可是东岳大帝的母亲吗?泰山山神在汉代只有一个府君的称号,唐代才被封为天齐王,被封为东岳大帝又是很久以后的事,大约是人们觉得泰山山神成了大帝而他的母亲没有封号不妥,便又封了泰山老母。道教的神谱总是这么复杂,常常一个神位有好几个神执掌,一个神又同时有好几种不同的司职,就像泰山山神除了东岳大帝之外还有一位青帝。 碧霞祠之上便是青帝祠,汉武帝登泰山时曾将青帝加封为广生帝君,并建青帝祠。古代人认为东方色青,配春季,于是,执掌东方的神就名青帝,他同时也是执掌春天的神,泰山即为东岳,也就成了青帝的居所,而青帝号广生帝君也有春天使万物生长、条达、舒畅之意。青帝祠中的广生帝君左右是文曲星君和武曲星君,古人认为天地相连,大地上的泰山正对应天空中东方的文曲、武曲二星,这两颗星就成了青帝的伴神。 青帝祠之上就是泰山的顶点玉皇顶,那里有一座敕造玉皇宫,供奉昊天金阙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的神位在东岳大帝和广生帝君之上,因而居于泰山的最高峰。玉皇宫中玉皇的塑像头戴有十二流珠串的金冠,身穿黄袍,手持玉笏,俨然是威严的古代天子。玉皇左右是紫微大帝与太微大帝,古代人认为东岳大帝、西岳大帝、南岳大帝、北岳大帝分别掌管东西南北四方,玉帝居于四帝之上,居于天的中央,紫微星和太微星就是在天的中央的两颗星,在玉皇宫中,他们是玉帝的左右神,也是天子的妆扮,只是神龛比玉帝矮些。 玉皇宫之前有一围起的岩石,岩石上有一块石碑,碑上写着"泰山之颠,一千五百四十二米"。走到此处就是登上泰山之顶。 在此参天之地,我极目远望,发现太阳已经升到天顶,而起伏的群峰间的云海已散去。忽然 ,我听到清脆如玉罄一般叮咚、叮咚的声响和欢快如单簧管一般哗哗的流淌声——是山谷中的溪流在正午太阳的照射下开始融化了,涓涓的细流在林壑榛莽之间奔腾,给泰山亘古长存的寂静画上跳荡的音符。香,居然有幽微的清香,原来是山顶的腊梅开花了。我仿佛看到沉眠的千古石书之下涌动着阵阵春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