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府(一)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又称“衍圣公府”,孔庙为“天下第一庙”,孔府是“天下第一家”。衍圣公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的世袭封号。孔子死后,历代王朝对孔子不断加封,其后裔恩渥备加,代有崇荣。公元1045年,宋仁宗封孔子46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宋、金、元、明、清并民国,共有32代孔子后裔袭封此爵位。民国24年,衍圣公封号取消,改为“奉祀官”。衍圣公职责只是奉祀孔子、守护孔庙孔林和管理孔氏族务;但衍圣公荣耀无比,明初位尊一品,“班列文官之首”,清代特许紫禁城骑马;唐、宋、元三朝还兼任曲阜县令。 孔子生前只有三间破旧的堂屋,他何曾想过自己后裔的宅院竟会胜过王公贵族的府邸!孔子去世后,其子孙世代依庙建宅,设教讲学,守护庙堂。西汉末叶,“柔仁好儒”的汉元帝刘奭封孔子12代孙孔霸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赐金二百斤,宅一区”。这是历代帝玉赐给孔子后裔最早的府第。孔子46代孙孔宗愿被封为衍圣公,便建起了衍圣公府。公元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衍圣公设置官司署——于阙里故宅开府建衙。经明清两朝的不断扩建,孔府成为中国传世最久、最为典型的官衙宅第合一的古建筑群。
明代孔府占地二百多亩,清代缩减为七十亩许;厅堂楼轩四百六十间,九进院落,青砖灰瓦, 古色古香,是国内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贵族庄园。清光绪年间,孔府遭火灾,烧毁了内宅七座楼房;报本堂、家庙、大堂等明代建筑幸存。两年后清朝耗银八万两重建孔府。孔子嫡孙恪守诗礼传家之祖训,建筑设计遵循礼教宗法,沿用传统的前堂后寝制;建筑群中贯轴线,左右对称,成三路布局。东路是衍圣公读书、会客、祭祖的地方;西路是眷属读书、宴饮、待客场所;中路为孔府主体,前为官衙,后为内宅和后花园。
孔府大门为悬山式三间府门,迎面一座粉白色大照壁,一对圆雕石狮雄踞两侧,堂皇威严。红边黑漆大门上方,高悬严嵩手书“圣府”匾额。大门两旁明柱上是纪晓岚撰写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对联蓝底金字,庄重雅致,称颂之词彰显孔府贵族世家的崇高地位。导游让我们注意对联中的“富”字上面少个点,“章”字的一竖穿过了 “日”字。这正是此联的奇妙处——“富贵无头,文章贯日”,喻意富贵无止境,文章通天地;清代大才子纪晓岚祝福孔府平安富贵,崇敬圣人道德文章。
孔府中路前为官衙,形制有如明代州府衙署,设三堂六厅;大堂前设三重门和东西厅房。孔府大门为第一重,门内西厢为赉奏厅;东厢是专司催征粮草和站堂执事的衙役班房。第二重大门悬明代宰相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匾,称圣人之门。院内一座小巧玲珑的屏门独立庭中,门楣匾额:“恩赐重光”,乃孔府颇有特色的“重光门”,为第三重门。屏门彩绘屋顶,悬山肩挑,前后缀有四朵重花蕾,为国内古建筑中最早的垂花门遗存;此门逢皇帝莅临才开启,又称仪门。两侧厅房仿照京都“六部”设立六厅,孔府显赫有如小朝庭。
衍圣公大堂宽敞大方,气象森严。大堂正中悬挂“统摄宗姓”横匾,上刻清顺治皇帝谕旨:“统摄宗姓,督率训励,申饬教规,使各凛守礼度,无玷圣门 。”红漆公案后面安一把虎皮交椅,公案上令箭令旗、公府大印、惊堂木等样样俱全。两侧是一品爵位的仪仗,金瓜、斧钺、更鼓、龙旗、官衔牌等应有尽有,尽显衍圣公威严。二堂即后厅,衍圣公在此会见四品以上官员。三堂称退厅,是衍圣公处理家务场所;东西两厢为册房和书房,掌管册契文书。堂上高悬乾隆皇帝手书“六代含贻”匾额,其时孔府人丁兴旺,六代同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