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七级浮屠,方形锥体,高六十余米,气魄宏大,庄严雄伟,是古都长安的象征,在千余年前的唐代就是游览胜地。唐代诗人岑参赞此塔:“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公元652年,玄奘为妥善保存西域取回的佛经,奏请建造了五层砖塔。数十年后砖塔毁损,笃信佛教的武则天将它改建成七层宝塔。塔名大雁,一说玄奘西天取经,大漠戈壁里迷失了方向,幸有大雁引路,绝处逢生,玄奘不忘恩情而题为塔名;一说玄奘遵循印度佛教尊佛塔为雁塔的传统,仿印度雁塔形制建成大雁塔。
大雁塔底层南石门刻有唐代大画家阎立本和尉迟乙僧的《千钵文殊》等壁画,佛像精美,线条遒劲流畅,“精妙之状,不可名焉”。南门两侧砖龛内,嵌初唐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述三藏圣教序记》两石碑,楷书清俊洒脱,人称“二圣三绝碑”,弥足珍贵。大雁塔第三层供奉佛舍利;底层有玄奘负笈图和译经图碑。雁塔各层有楼板,设置扶梯,盘旋而上可至塔顶,每层四面皆有拱券门洞,凭栏远眺,今日长安无限风光。
玄奘法师,神州大地家喻户晓,乃历尽八十一难往西天取经的东土大唐高僧。玄奘俗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群,十三岁皈依佛门,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玄奘是一位心怀慈悲,博学多才的大德高僧,精通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律、论三藏”,故称“唐三藏”。玄奘青年时期游历各处,接触各派学说,深感佛经中纷歧迭出,为求佛教真谛,发宏愿至天竺探求真经原义。公元627年,玄奘上表西行求法不允,“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孤征十七载,独行五万里,九死一生,足迹遍及西域。
玄奘万死投荒,百折不回,寻访至佛学圣地摩揭陀王国那烂陀寺,幸遇百岁长老戒贤法师悉心指导,苦心修学各种佛学经典,又遍访天竺高僧,博采众长,终臻佛学之大成,赢得天竺僧众无上尊崇,被尊称为“大乘天”。为褒奖玄奘弘扬佛法不避险阻的西行壮举,唐太宗亲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赞曰:“往游西域;乘危远迈,仗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沙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以前踪。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
公元645年初,玄奘历尽艰难跋涉,携带657部佛经及佛像、舍利等返回长安,僧众倾城相迎,“道俗奔迎,倾都罢市”。此后十九个春秋,玄奘于慈恩寺广设论坛,讲经论法,创立了我国佛教法相宗;并先后在弘福寺、慈恩寺、玉华寺主持翻译佛教经典75部,总计1335卷,1300万字;译笔整严凝重:“句句披析,穷其义类,得其旨理,方为译之”。玄奘另著有《大唐西域记》12卷,记述了西域取经旅途中经历的数十个国家和城邑的政治文化、宗教信仰、山川地貌、风土民情,为不可多得的世界文化遗产。
玄奘一代宗师,高洁若长天皓月,梁启超先生称他为“千古一人”。他是上苍赠予佛坛的一轮明月,万里清辉。玄奘毕生钻研佛理,为弘扬佛教文化鞠躬尽瘁,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光耀青史。他传道著译,废寝忘食,心力憔悴,自行感喟:“必当卒命于此伽蓝”。玄奘法师生命的最后岁月是在铜川玉华寺度过的,那里曾是唐太宗的离宫。玄奘呕心沥血,用四年时间译完了“佛法大乘,般若为本”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而后,因过度劳累一病不起,翌年二月圆寂于层林尽染的玉华寺,终年62岁。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玄奘圆寂后,唐高宗哀恸伤感,为之数度罢朝,哭道:“朕失国宝矣。”玄奘灵柩葬于浐河东岸的白鹿原上,“弟子数百哀号动地,京城道俗奔赴哭泣,日数百千”;长安及附近州县百万余人前来送葬。由于玄奘法师的墓冢地处高冈,唐高宗于大明宫抬头每望玄奘墓,不免伤悲,数年后玄奘灵柩迁葬于樊川北原“兴教寺”,寺院和舍利塔至今犹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