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上山,步步登高,山径蛇行百折,渐入恒山佳境。顺山径西转,一座石壁直耸云天,峭壁上刻着“恒宗”两个大字,乃明代山西督学张生的手笔;每一字高十数米,笔锋刚似栋梁,雄浑苍劲,大字犹如自天而降的巨匾,为气势磅礴的恒山平添神韵。牵马小伙告诉我那一带的峭壁山岭叫“大字湾”;前面石梁上四株姿态奇异的古松,就是有名的唐代“四大夫”松。峰回路转,沟壑深邃,山势益陡,石阶道崎岖难行,我在马背上摇摇晃晃,恒山果然地险山雄。小伙子气喘吁吁地说,这条恒山上最陡的路叫“十里步云路”。步云路上就我一骑单行。胯下的枣红马是一匹退役的蒙古军马,谨慎机敏,体魄强健。我由衷感觉到它奋力登攀时肌体紧绷,肌肉凛凛颤动;临近沟壑悬崖或下坡时,枣红马自爱自怜,战战兢兢,四肢移行。
峭壁悬崖旁的“虎风口”,清风飕飕,攀援而上便到了“果老岭”。恒山上虽然古松苍劲,但树木稀疏,已听不到虎风口那惊心动魄的松涛了。石阶风口上,临风屹立着一株参天古松,根茎盘露,紧抱岩石,根须裸露,却千百年不倒。小伙子说这株悬根松是张果老拴在树上的神驴受惊,将它拔了起来。果老岭坡陡路险,张果老倒骑毛驴来此岭,那日行万里的小毛驴竟不敢前行。老头仰天长叹,牵着毛驴缓步攀行,青石径上便留下了斑斑蹄印。果老岭东侧,雄伟壮观的“舍身崖”巍然耸立,古松摩云,危崖欲倾,壁立千仞,是恒山美景绝佳处。前面则是恒山寺庙建筑群,林海松涛、古庙奇阁、道佛仙踪、怪石幽洞,构成著名的恒山古十八景。沧桑千年,古庙奇阁大多毁损,现在只存飞石窟、朝殿、会仙府、九天宫诸景。
我在舍身崖北端的飞石窟前下马。史载,舜帝巡狩来北岳,一石飞坠面前,石窟便是巨石飞出后形成的。恒山秋冬季寒冷风烈,故庙观或开凿于石窟、或依悬崖峭壁,独特奇险。飞石窟内原为北魏初建的古北岳庙,现存建筑是明代建的寝宫,殿内神龛塑有北岳大帝夫妇座像,神情端庄,体态俊秀。北面石壁有一小庙,内塑后土夫人泥像,乃主宰大地山川之神。窟内南侧还耸一小亭,绿瓦红柱,亭盖如翼,是后土夫人“梳妆台”。飞石窟石壁上有历代游人的款题刻石,最醒目的是明御史王献臣题写的“千岩况秀,石堑争流”八个大字,俊朗奔放,可为恒山增色。
恒山精华在朝殿庙群。背倚天峰岭的朝殿,即北岳大庙,气势恢弘,巍峨壮观,犹如天上仙境。徐霞客赞曰:“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来至山门,迎面就是那陡若天梯的百余级石阶。我攀援而上,又一次体验了十几年前登攀峨眉山九十九道拐的心情。朝殿单檐歇山,进深五椽,规模宏大,建于明弘治年。大殿内供奉主管江河湖海、风调雨顺的北岳大帝金身塑像,头戴平冠,身披朱绫,栩栩如生。大殿前廊内有清代御祭恒山文碑二十余座,还有一座恒山全景真迹图碑,至为珍贵。
恒山十八景中,金鸡玉羊最负盛名。金鸡乃朝殿西耳门外一块青石,状如古磬,以石相击,声振幽谷,如金鸡啼呜,名谓“金鸡报晓”。从朝殿远望东峰峭崖翠顶,白石累累如群羊,云雾相拥,称“玉羊游云”。朝殿向上是元灵宫和会仙府。元灵宫背依崇峰,危岩环护,幽静秀美,宛似神仙居所。会仙府内有明清时期制作的历代著名的仙道塑像,我非个中人,了解者甚少。那峭壁上几幅也是明清年间题写的摩崖石刻,字体遒劲,堪称珍品。九天宫,又名碧霞宫,供奉九天玄女,殿内钟磬振鸣。岩下的通玄谷草木含翠,云蒸霞蔚。通玄谷乃潜修在恒山的张果老炼灵丹妙药处。有诗云:“万叠奇峰汇眼前,丹炉汞结几经年。我来欲觅元空旨,云在孤岑月在天。”风流天子唐玄宗钦佩张果老“迹先高尚,心入妙冥”,赐号“通玄先生”,所以此谷名:“通玄”。
“恒山仙子结茅亭,雪莹苍松翠作屏,采得松花酿青酒,清风明月醉还醒。”昔年,道真往来的古寺宝刹香火鼎盛,是众多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恒山道人悠哉游哉。我走马观山,浮光掠影,不知今日恒山仙道如何光景——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雪莹苍松可寄冰心,长守清苦,可敬可叹矣!恒山,不仅巍峨雄峻,兼有洞窟之幽、建筑之险和传说之美。天峰岭洞窟幽深,古树参天,晴云浮谷,怪石争奇,草木灵秀,百鸟啼鸣,乃道家仙境。我流连而不敢忘返,山上山下,那匹枣红马和两个山西小伙子都眼巴巴地等着我呢。羊肠小道弯曲崎岖,急急地登上了天峰岭,天峰岭上野草丛生,山风扑面;置身峰巅,四方尽收眼底——辽远朔漠,如画山川。
一九九五年六月于萧萧竹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