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老北京人的“猫冬”美食

时间:2015-10-27 10:45来源:《北京旅游》杂志供稿 作者:莫哆 点击:
老北京涮肉不但这锅子有讲究,吃涮肉的顺序也是很有讲究的。老北京人吃涮肉,首先就是要先涮肥肉,北京话叫“肥汤”。汤肥了,接着你喜欢什么肉就涮吧,羊筋、羊腱子…… 但是,在涮肉的时候你还得注意,用筷子夹你自己喜欢的肉在自己面前稍微松下筷子涮,不

京味儿火锅:冬天里的一把火

炭火铜锅涮羊肉,老北京人就没有不好这口的。自打立秋“贴秋膘”那天开始,四九城内大大小小的涮肉馆子里就开始热闹了起来,天儿越冷就越热闹。三五好友,围着热气腾腾的铜锅一坐,羊肉毛肚,白菜豆腐,烧饼糖蒜,这么一通招呼,再有几杯温过的小酒下肚,用老北京话讲,那叫一个舒坦!

都知道北京人的老理多,也就是讲究多,说到这涮羊肉,那更是讲究多了去了。

先说这锅,一定要是紫铜锅,因为铜受热快,但铜吃到身体里,对人体是有害的,所以就拿硒挂里焊上,这焊上的结构受热过度就容易开焊,怎么办呢?所以要把铜锅搁在一个大茶盘子上,以前这茶盘子里面还会装些冷水,来分解这个热力。

还有就是铜锅的造型。现在很多涮肉馆子里的铜锅都是烟囱细锅膛大,但最原始的老北京铜锅可不是这样的。据说,金生隆开业于光绪十九年,是以爆肚起家的百年老店,这里涮肉的铜锅就是烟囱大锅膛小。老板说,烟囱大,受热面积就大,人多放进去肉多,不压火;锅膛小,这肉扔进去,抖落散了,吃的时候能一筷子夹上来。

所以说,这才是有讲究的真正的老北京铜锅涮肉。

老北京涮肉不但这锅子有讲究,吃涮肉的顺序也是很有讲究的。老北京人吃涮肉,首先就是要先涮肥肉,北京话叫“肥汤”。汤肥了,接着你喜欢什么肉就涮吧,羊筋、羊腱子…… 但是,在涮肉的时候你还得注意,用筷子夹你自己喜欢的肉在自己面前稍微松下筷子涮,不要放进锅里跑到别人面前,别人不爱吃你又夹不到。涮肉,前半段都是荤的,后半段才是涮菜,这中间看别人还没涮完肉时,您可以嚼点糖蒜解解腻,当闲片儿吃。其实,老北京人涮完肉,中间还有一步,那就是涮酸菜,为的是去腻;然后才是涮点儿白菜清口;再来点冻豆腐,去掉汤里的腥味;末了再煮上一团粉丝,顺溜顺溜。这时候,碗里的小料估计也不多了,在锅里舀上一勺汤加进去,品上一口,鲜美至极啊!最后,来一个现烤的芝麻烧饼,这顿纯正的老北京涮肉就算齐活了。

这才是吃得有礼有面儿,有滋有味啊!

冰糖葫芦:冬天里的一抹红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裹着酸。冰糖葫芦儿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 ”1997年,冯小泉这首《冰糖葫芦》红透大江南北,因为这唱出的不单是老百姓对“福禄”的渴望,也唱出了很多人童年的记忆。

北京的糖葫芦最盛行于民国时期,那时一声“冰糖葫芦儿……”的叫卖,能让寒风萧瑟的老北京胡同里“ 哗啦”钻出一群孩子来。可以说,冰糖葫芦简直就是孩子们幸福的童年,尤其是女孩儿都喜欢在一串串甜蜜的梦想里流连忘返。

据说,冰糖葫芦起源于大约八百年前的南宋绍熙年间。话说,皇帝赵惇的宠妃茶饭不思,面黄肌瘦,御医们都无计可施,无奈之下皇帝只好张榜求医。后来,有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给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山楂煎熬,饭前吃五到十颗,不出半月,病就会好。”不久果然就病愈了。后来,这服“药”传到了民间,经过各种“创意”,演变成了如今的“冰糖葫芦”。

旧时,冬季一到,就有人开始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吆喝:“冰- 糖- 葫- 芦-儿!刚蘸得的!葫芦儿- 冰糖的…… ”到了春节,更是冰糖葫芦大卖的时候,各种庙会的人山人海中,到处都能看到冰糖葫芦的身影!

其实,民国时期,冰糖葫芦的制作种类和销售形式都不再单一了,有了荸荠、山药、香蕉、橘子,以及加入豆沙、瓜子仁、芝麻馅的糖葫芦,而且在食品店、公园的茶点部或者戏园子里都有卖。不过,在北京城一般老百姓认为冰糖葫芦做得最好的还属东安市场南门的“隆记”和琉璃厂的“信远斋”,每年一到农历十月,这两家的冰糖葫芦就开始上市了,生意甭提有多红火了!不过,最早制售糖葫芦的还是“不老泉”、“ 九龙斋”这些老字号。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就十分好“不老泉”的糖葫芦,曾写有“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从不老泉”的诗句,自嘲自己的学问还不如“不老泉”的糖葫芦精美。

其实,人生就像这冰糖葫芦,轻轻地咬一口,细细品味,亦酸亦甜、酸甜相伴,仿佛一种迷人的旋律荡漾在心头。老百姓原汁原味的生活不就是这个样子吗?看来,现在老北京人对糖葫芦的钟爱,也透着一种对生活的诗意理解。

大白菜:冬天里的一片白

有报道说,在25年前,北京冬天的菜市场上,95%的销售额都来自大白菜。即使在10年前,冬天的菜市场还有70%的销售额都来自大白菜。直到现在,老北京人还略带夸张地比喻说:“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要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据说,那时一到冬季,冬储大白菜就成了全民运动,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

你会看到原本禁止马车进城的北京城,对卖大白菜的马车也解禁了,贴着一棵大白菜车证的大卡车可以在天安门前畅行无阻,一趟一趟地往街道菜站运送大白菜。

同样,买大白菜的也是一路绿灯,就是单位遇到请假说“买冬储大白菜”,也得立即准假,不能视为私事。那时,只有把一堆堆的大白菜搬回家储存好了,咱老北京人的心里对这个冬天才算踏实了。

其实,大白菜能成为过去许多年里老北京人冬季的“当家菜”,是由于地理、气候的原因。北京的冬天寒冷缺少蔬菜,又很漫长,而大白菜物美价廉、耐寒好贮存,可吃一冬,而且怎么吃都好吃。

一棵大白菜,从里到外有着不同的吃法,不会有一点浪费。首先,最外面的老菜帮子,讲究的人家是不吃的,可是寻常百姓家,自有一种绝妙的吃法:顺着菜帮子的纹理切成长条,加肉末一炒就是一道名菜,因为菜帮子本身的弧度,所以叫“罗锅菜”,透着老北京人平淡之中的诙谐幽默。顺着菜帮子往上就是白菜叶,白菜叶子切碎炝锅下面条,或掰成片涮火锅,还有白菜炖粉条,大概是老北京人冬季每天必吃的保留菜吧?最后,这白菜心则是大白菜紧抱于怀中的宝贝,大人在切白菜剁饺子馅的时候,总会把菜心掏出来给在一边玩耍的孩子吃,那种清脆脆的味道可谓是每一个老北京孩子的童年回忆!

如今,冬天,我们对于大白菜已不再那么依赖,但是大白菜情结在老北京人心里依然必不可少。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

作者: 卢一鸣

《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从六大方面19个点,并附以通俗易懂的社会案例,将如何走出自卑的建议呈阅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