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

时间:2014-12-24 17:38 来源:《北京旅游》杂志供稿 作者:小鹏 点击:
我在这里只想还原“在路上”三个字的本意,写的也只是路上发生的一些平常事。希望大家能把注意力暂时抽离,从旅行目的地回归到路途本身,因为每一段旅行记忆不仅包括目的地的风土人情,还包括那些行走在路上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

每一段旅行记忆不仅包括目的地的风土人情,还包括那些行走在路上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

自从“在路上”成了那本旅行圣经的书名之后,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就被重新定义。什么自由、梦想、流浪、远方等种种特别抽象、需要琢磨一下才能明白,七岁以下小孩完全不懂的词汇就全都一下子灵魂附体。似乎只要在路上,我们就跟由苹果、冰箱、小汽车、大房子组成的世俗世界拉开了距离。

我在这里只想还原“在路上”三个字的本意,写的也只是路上发生的一些平常事。希望大家能把注意力暂时抽离,从旅行目的地回归到路途本身,因为每一段旅行记忆不仅包括目的地的风土人情,还包括那些行走在路上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

其实这也是旅行与旅游的区别之一吧——游客总喜欢从抵达目的地时开始算日子(虽然旅行社会把开头、结尾的两天也算进总天数,可游客总觉得吃了亏似的),而旅行者则从双脚迈出家门的那一刻,就已经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敏感起来。

时间与距离是两个用来描述旅途长度的精准工具。你看,从北京到天津,120公里,动车开30 分钟就到了;北京到莫斯科,铁轨绵延了将近7000 公里,火车要开六天五夜;从北京到巴黎,直线距离8000 公里,空中要飞行10 个小时。不过对旅行者来说,我们可从来不用这些枯燥的数字来衡量旅途长短,我们凭借的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一次我在印度搭长途车,本来只有三个小时的车程,可刚一上车就感到尿意充沛,随着汽车的上下颠簸,身体里的洪水也在一次次冲击着闸门。这时不知从哪个乘客的手机里传来一阵宝莱坞音乐,我的防洪坝差点儿就在那悠扬笛音的伴奏下功亏一篑。那次旅行,就像整整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还有一次我从新疆的喀什到塔县,同样也是三个小时的车程,可眼前的风景一直在变换花样:从赤红色的火焰山到因为掺杂大量矿物质而变成浊绿色的滔滔江水,从打开车窗伸出手臂就能摸到的冰川到三千年不倒又三千年不朽的胡杨林,后来汽车直接开上一条冰湖上的小路,路面被湖水浅浅地漫过,朝下看时,到处都是镜子,就像开进了梦里。抵达时几乎所有人都不满意,怎么那么快就到了,我们都还没看够呢!

比时间更不靠谱的是距离。纽约够远吧,刚好在地球另一边,可坐13 个小时的飞机也就到了。跟纽约比起来拉萨近了很多,如果骑上自行车,还别说从北京出发,就从青海的格尔木走青藏线,没有十天半个月也肯定到不了,若是以藏民那种磕长头的方式……随着可供我们选择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多,这个星球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就跟橡皮筋儿一样富有弹性。无论天边还是眼前,都只在一念之间。

每年年底我都会琢磨一道相同的算术题:这一年我究竟有多少时间是在飞机、火车、轮船、大巴上度过的。一想到这儿,脑子里刷刷掠过的并不是一长串数字,而是各种树各种云各种山各种天。风景后退,时光向前,这种空间与时间的微妙关系或许就是我们喜欢在路上的原因吧。我们用了跟别人相同的时间,却比他们多看了一个世界。真是赚到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海底两万里:海底美丽的神奇世界

    作者:儒勒?凡尔纳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途经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然后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稀罕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奇异景象。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