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爽的外表,真诚的眼神,对北京深沉的依恋和忧虑之情,这是卢滨海给人的第一印象。生于以色列,长在英国,曾经穿梭于世界各地,最后在北京停留下来,并且一待就是十六年,这就是卢滨海的人生轨迹。 爱上北京的生活方式与卢滨海交谈感觉很亲切,因为虽然他长着一副西方面孔,但一张口中文就从他嘴里冒了出来,而且初次见面他就直呼我的中文名,仿佛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 对于一个热爱历史和文化的人来说,能够生活在北京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无疑是幸福的,卢滨海就是这类人之一。 虽然在英国长大,但卢滨海并不是很喜欢伦敦,他说伦敦的商业气息太浓了。对于卢滨海来说,中国的其他城市如上海和香港也是太商业气,而西安、杭州、南京这样的城市在历史文化资源上可谓丰富,但仍不抵北京。 卢滨海去过北京的许多寺庙——大觉寺、潭拓寺 、法海寺…… 对他来说,这些地方处处都承载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他尤其提到自己最喜欢的莫过于法海寺,那里的明代壁画非常美丽。作为文化之都,北京汇聚了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和文化研究者,这也是北京对他的吸引力之一。 卢滨海说十几年前的北京去剧院看演出的人不是很多,那时的演出质量也不是太高,而且要了解关于演出的信息还不太方便,在观看演出时观众会接打电话而且穿着也很随意。而今天很多人会定期去剧院看表演、听音乐会,查询演出信息和订票也很方便,无论是演出质量还是观众素质都很高。 此外,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他很欣赏的,这里的人大多生活轻松而且会享受生活,也懂得尊重别人。在北京,卢滨海结识了当时尚在北大考古系读书的妻子,如今他们有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并且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可以说,北京给了卢滨海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卢滨海对北京充满深情的重要原因。 全面的北京更值得探寻卢滨海从事旅游业十几年,从他的视角来看,北京的价值在于她所承载的古代文化对现在和将来的影响力。对中国游客来说,北京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建筑都很值得一看,那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其实人们来到北京不应该仅仅去看那些古老的建筑,也应该去798 逛逛。 他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艺术家深受西方文化和艺术家影响,如美国视觉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和英国画家弗兰西斯·培根。而今天中国许多艺术家在创作主题和技法方面开始转向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比如鹤和飞天的形象常会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北京还是一个国际化城市,因此来北京旅游的中国人还应该去看看外国艺术家对这座城市的贡献,比如鸟巢、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它们都是由外国设计师参与设计的,很有特色。 说到国家大剧院,卢滨海说人们应该到那里去看一场演出,因为那里经常有世界顶级的艺术团体来演出,这也是中国的其他城市没有的。 卢滨海说对于大多外国游客来说,他们通常在北京逗留的时间有限,因此长城、故宫、颐和园是必看的,因为它们最有名。 但如果有时间,他们也可以去远足,去看看其他的寺庙, 去看清代皇陵,去了解太极和中草药等等,甚至是去K 歌、跳舞、打高尔夫,可以感受一个全面的北京。卢滨海说很多外国人不了解北京,他们对北京没有这些预期,他们会很高兴知道北京也可以为人们提供这些活动。 让更多外国人感受中国魅力谈及中国旅游业,卢滨海很遗憾地说中国高端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份额中仅占不到0.5%,而中国旅游市场重量不重质的发展模式对旅游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他说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片面报道,以及中国自身形象宣传不足,导致西方民众对中国了解甚少,甚至存在很深的误解。绝大多数西方人还停留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这样的印象中,东西很便宜,因此来中国的西方游客大多是以购物为主要目的普通游客。中国对国外的高端游客缺乏吸引力,他们会担心到中国来没有好的酒店和餐厅,因此他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较少会考虑中国。 卢滨海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国,因为从事高端旅游,他想通过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中国魅力,继而通过这些有影响力的海外客户间接宣传中国。此外,卢滨海也会邀请其他人一起举办向外国人介绍中国和北京的活动。尽管如此,卢滨海说自己所做的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而他特别希望大家一起来做这件事,他说那才是真正的海洋。 我问到中国不是在世界各地建了许多孔子学院吗?卢滨海说虽然中国在世界各地建了许多孔子学院,但那还远远不够,因为孔子学院对那些已经对中国感兴趣的人来说很好,他们可以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更多地了解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孔子学院起到了宣传中国的作用,但中国更需要让那些对其知之甚少的西方人了解自己,而这些人在西方是占大多数的。 这就是卢滨海,一个把北京视为第二故乡的英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