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宝骥先生是一位诗人 ,著有《宝骥古风诗歌集》。先生号七秀居士、楚州客。祖籍南通,1951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现定居南京。由于酷爱书法,2001年洪宝骥先生从高校辞职潜心研究书法艺术,经过自己十余年的研习探索,逐步形成了结体恪守法度,用笔痛快沉着,墨法淋漓、舒展流畅的行草风格,洪宝骥先生的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法大展并获奖。其书法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众多网友颇为欣赏。洪宝骥先生现为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书法研究院特聘书法家。 洪宝骥先生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的门户网站中国书法网【书法创作】栏目中获得了点击率已经超过50万人次,受到网友们的鼓励支持。他不但向鼓励支持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也向发出不同声音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洪宝骥先生说,因为网友们的书法评论,无论是褒是贬,都是真金白银,都是自己书艺进步的动力。 正是有了网友们批评鼓励支持,使得洪宝骥先生的书法作品能多次入选全国书法大展并获奖。新华月报在《江苏书画名家》栏目中也作了洪宝骥先生专题报道。2003年,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其“百杰中国书法家”称号。2005年,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书法院授予特聘书法家称号。2012年,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授予其荣誉院士称号。2015年,瑞典皇家艺术学院授予其荣誉博士称号。 洪宝骥先生不仅对书法颇有研究,而且对气功也颇有兴趣。这就促使先生对气功书法进行深入探讨,并形成了洪宝骥先生别具一格的书法气功套路。 中国的书法与气功,是东方文化的两颗璀灿明珠。中国书法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通过笔墨刚柔顺逆、动静疾徐的运动轨迹,体现书家的内心世界。中国气功则是人们一种认识自我的修炼形式,用以调节自身的心理与生理,使人的身体与精神的达到最大的和谐与统一,就是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境界。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在有很多人对气功书法(即:书法与气功的融合)进行研究。最近,我釆访了气功书法家洪宝骥先生。 洪宝骥先生说,书法与气功的结合,书法与气功的研究古已有之。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说过:“文以气为主。”在《与吴质》一文中说:“孔融体气高妙。”又说:“公斡时有逸气。”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家钟嵘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陈善《扪虱诗话》中说:“文章以气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词藻,并非佳作也。”方孝孺《与舒君》说:“气者,文之帅也。”大唐时期张彦远《历代名画论·论画六法》中说:“若气韵不周,空阵形似,笔力未到,空善赋彩,谓非妙也。”蔡希综《书法论》中称张旭书法“雄逸气象,是为天纵。”叶燮在《原诗》中把“气”作为“总而持之,条而贯之”涵盖总体万象的纲领。总之,一切诗文书画都以“气”作为统领,无“气”,则诗不成诗,文不成文,书不成书,画不成画。 “气”是一种客观存在,因肉眼难以察觉,长期以来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未经气功修炼之人,阴阳未判、清浊不分,身心皆处于一种混沌状态。而气功能调节生命运动状态,能使人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正气上升,邪气下降。所谓“炼精化气”,就是培养浩然正气。有了浩然正气,邪气也就不会作怪了。 “气”落实于情、理、事、意、象、言之中,又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超越,虚实相生,乃成意境,是美的极致。而书法艺术最能体现这种美的形式,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说:“子尝论书,以为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气”既存在于笔墨内,更超然于笔墨之外。 书法与气功的共性都是导气之造化而入妙道,虽然形式有异,但由于两者内在的通同,因此又可融为一体。古人所说的气可入书,先得势而后入神,正是气功修炼的“炼气化神”之说。上乘的书法作品都是神思运化而成的妙品,是充滿精气神的杰作。只有“气”才能生出书法的神妙之境;书法形态的变化则是“神驰以呈迹”的体现。 书法与气功历来都把道德涵养奉为圭臬,古人曰:“练功必先积德。”气功修练既是—种高级的生命运动形式,同时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涵养实践。而书法则有“书为心画”、“书为心声”、“书品即人品”之说,书法艺术的本质是追寻书法之美。一个热爱美好的人,一个有高尚的道德涵养的人一定会对各种丑恶嗤之以鼻! 中国书法与中国气功是生命艺术和生活艺术的完美结合,书法与气功共同追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讲究精神持衡,心安理得的融洽,倡导怡情养性得万物之灵的原则,双方在道德涵养上具有共性。 气功有三调之说,调身、调息、调心,书法创作中也必需有这三调。作书的姿式本无定法,调身的原则必需利于书家全身经络气血通畅、伸屈自由即可,这正是气功的玄妙“得意忘形”!然而激荡的浩气,一般总和端庄的姿式相呼应,调息的原则是要求呼吸平缓均匀,气功训练讲自然、放松、入静;书家作书忌情绪急躁、浮气攻心,心神远则书意深;心境好则书意厚;心气平则挥洒自如。“气和”乃书法与气功共同准则。三调之中调心最难,心主神智,心明则清。提笔作书的过程即是提气运气的过程,气功有“意到气到”之论,书法亦有“意在笔先”之说,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所谓“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调心过程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悬肘松肩,气沉丹田,凝神静思,灵活自如地运用手指、腕、肘、臂、肩、腰、腿全身各部位协调动作,通过自身意念、呼吸和姿势,实现人体精、气、神的自我调节和完善,以使书家胸有成竹,以意领气时挥毫泼墨,动作柔韧圆活,快慢相兼,静中有动,刚柔相济,气随意走方能赋予书法作品以生命的活力,使书法的线条自然而然呈现真气充盈,质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得原本机械的书写程序出现创造性的效果。 今人书论中,直接阐述书法与气功关系的不多见,但有时只语片言往往蕴涵深意。著名书法家陆维钊先生认为:书法成就之高下,除了学问修养做根基外,其初步条件有二点。其—属心灵的,要看其人想象力之高下,如对模糊剥落之碑版不能窥测其用笔结构者,其想象力弱,其学习成就必有限;其二属于肌肉的,要看其人手指上神经之灵敏不灵敏,如心欲如此,而手指动作不能恰如其分,则其神经迟钝,其学问成就也必受限制,此即所谓不能得之心而应之手也。” 陆维钊先生提出“得心”和“应手”的问题,直接与气功有关。气功修炼目的不外乎两点,其一,心理修炼;其二,生理修炼。“得心”属气功心理修炼范畴,气功力求“天人合一”,讲究“静中生慧”,妄念除却则豪情展现,书写中遇到的难题自可迎刃而解;气功可打通人体经络,祛病强身、延年益寿,而长期正确的书法训练,同样能提高手指神经系统的灵敏程度。书写前,凝神静思,谋划全局。保持情绪安定,气沉丹田,排除杂念,思想集中。书写时,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悬肘松肩,灵活自如地运用手指、腕、肘、臂、肩、腰、腿全身各部位协调动作,使体内气机、血脉畅通,真气充盈。书写中,动作柔韧圆活,快慢相兼,静中有动,刚柔相济,赋词吟诗,意力并用。通过自身意念、呼吸和姿势,实现人体精、气、神的自我调节和完善。陆先生说,就整个书法创作而言,手指只是腕、肘、臂、腰以至身这所有环节中的一环,提笔作书,意在笔先,气生丹田,经命门(又称“后丹田”)上行至大椎,再送至臂、肘、腕、指,最后达纸笔之间。各部位分辖范围和作用不尽相同,手指由于直接把笔,在书写表达过程中感觉更为细腻。书法创作讲究整体配合、—气呵成,不可气滞断节。 气功注重调身(姿势)、调息(呼吸)、调心(意念),讲究松紧自然,虚实有度,意气相随,书法亦然。练习书法讲究用笔、结字,创作注重情感、意象和境界。要写出书法的气势和神韵,既要会用力,又要会用气,才能写出有功力的作品。所以练习书法能凝神聚精,吐浊纳清,平衡阴阳,百脉相通。通过调心存神,精神内守,排除杂念,导引进入无形无象,一切外物都不想的空灵、清净、养生的境界。所以书法家多长寿。 众人皆知,练习书法修身养性。道家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又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生命有三个要素,那就是精气神;养生有三大法宝,那就是养精、养气、养神。 古往今来,书法家多长寿。中国历史上有生卒年代可考的著名书画家152名,其中有109名活到70岁,享年80至90岁者亦不乏其人。那么为什么练习书法会成为长寿秘诀呢?其实练习书法,就是在做气功,或称之为艺术气功,是一种讲究脑体合一,练气、养气和用气的功夫。 练习书法可以说是练习养生的气功,。通过意形结合,动静结合,练养结合,达到意气伴行,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境界。人有三宝,即精、气、神,书法正是保精、益气、养神的过程,通过练习书法使人们精充、气足、神全,所以有利于延缓衰老,健康长寿。 洪宝骥先生别具一格的书法气功套路总体思路就是简单易学,养精、养气、养神。其书法气功套路由三部分组成,其套路一为“天髙云淡”,其套路二为“东方欲晓”,其套路三为“滚滚长江”。洪宝骥先生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们坚持练习书法气功,把身体练得棒棒的,书法也练得棒棒的,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现代社会,人在功利面前多重外虚而不重内实,所以,在承传上才盛行了普通书法而忽略了气功书法,以致使今人认为气功书法是新的创造。 而手指动作不能恰如其分,则其神经迟钝,其学习成就也必受限制。此即所谓不能得之心而应之手也。 中国文字,因其各个单体自身之笔划,错综复杂,而单体与单体间之距离配搭,又变化綦多,所以在实用上,务求其妥贴匀整、调和自然,因而就产生了书法的研究。又因所用的工具不是硬性的钢笔,而是软性的毛笔(如狼毫、羊毫、鸡毫、鼠毫等),弹性既富,书写时用力的轻重、用笔的正侧、墨色的浓淡、蘸墨的多少,以及前后相联的气势、左欹右正的姿态,均足以促成种种不同的体式、不同的风格;妍媸由是而生,流别由是而著,此又书法在我国之不仅以妥贴、匀整、调和为满足,而在艺术上有其特殊之发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