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寓意家人团圆,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中国的游子们即便远在天涯海角,也会在春节时想尽一切办法回到家中过年。虽然中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华人过春节各不相同,但最核心的是回家团聚。然而,老北京的春节却与众不同,老北京人过年头件事——走出家门逛庙会。 北京春节期间丰富的庙会文化的基础是北京庙宇众多。老北京的庙会起源于辽代,从元末明初开始发展,兴盛于明清两代。八百年的国都历史,每一代统治者都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因此北京遍布庙宇。 庙会的形成发展最初与寺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庙会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附设一些商业活动。 久而久之,庙会主要成了老百姓的购货市场,以满足一般市民的生活需要,宗教活动倒是次要的了。从八百年前到今天,逛庙会都是北京人春节的“头等大事”。春节庙会像“蛊”一样让北京人无法抗拒,也不想抗拒。春节北京人爱去逛庙会,因为春节的庙会具备了祭祀、文娱和商业三大元素,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先说祭祀,老北京人春节时爱逛庙会,但也不是乱逛,有些庙会只有特定的人群才去逛,五显财神庙就是其中的一例。五显财神庙坐落在广安门外六里桥,是京城商人在大年初二时必去朝拜的庙宇。 商人重利,这里的庙会就有了“借元宝”的活动。商人们在正月初二庙宇开门之前便云集于此,谁都想先进去烧第一炷香,“借”元宝。 商人们认为谁接到了元宝,便象征着新的一年财源茂盛。除了有商人的庙会,还有农民的庙会、手艺人的庙会等,北京各行各业的老百姓都能在春节期间找到自己行业的庙会,祈求来年的好运。 春节时的北京虽然寒冷异常,但孩子们丝毫不畏惧寒冷的天气,因为春节的庙会就是一次游园会,一年只有一次。北京很多庙会在春节期间都会举办花会。花会是老北京民间自娱自乐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的项目有高跷、小车会、太平鼓、秧歌、舞狮等。不仅仅是北京的艺人参加,而且天津、河北等周边地区的花会团体也会来到北京,争相献技。据说北京著名的朝山花会路过颐和园北墙外,园内慈禧听见锣鼓声极想看会,但苦于不能随意出园,于是在园内临墙建造了眺远斋,居高临下隔墙而望。园外的花会得知太后在看表演,便在广场上特意演出,久之形成惯例,花会过此,必在场上献出绝技。除了花会,春节的庙会还是艺人们的大舞台,各个庙会百戏竞陈,各种杂技、武术、曲艺、杂耍、戏剧……无所不有。还有孩子们最喜爱的糖画、毛猴、泥人等等。 旧时的北京保守封建,一般的家庭妇女不好去商铺购物,而且商铺的价格也高。妇女们想给家里或者给自己添什么东西,会等到春节庙会时前往购买。旧时的北京春节庙会就像今天商场的新年大酬宾一样,优惠力度非常大。春节庙会时,各地的商贩也都准备好了货物,就等春节期间薄利多销。于是,春节期间的庙会就像一个巨大的购物中心,什么货物都有,上至妇女们名贵的金银首饰,下至小孩的鞋袜样样俱全,而且价格便宜。 八百多年间,北京的春节庙会诉说着北京人春节的喜悦与快乐。 历史未曾离去,今天的北京,庙会依然是老百姓们春节期间最爱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春节庙会还吸引了丰富多彩的东西南北文化及国外的文化,汇聚成独一无二的北京春节京味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