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威尼斯——同里

时间:2010-02-08 01:22 来源:《读者》(乡土人文版)供稿 作者:韩开春 点击:
太湖之滨,大运河畔,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虽然没有中国第一水乡的名号,却也有东方威尼斯之美誉,一样有小桥流水,一样有粉墙黛瓦,一样有桨声灯影这个美丽的古镇便是同里。 据史书记载,同里旧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为铜里。在唐代,铜里一带

  太湖之滨,大运河畔,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虽然没有“中国第一水乡”的名号,却也有“东方威尼斯”之美誉,一样有小桥流水,一样有粉墙黛瓦,一样有桨声灯影——这个美丽的古镇便是同里。
  据史书记载,同里旧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为“铜里”。在唐代,铜里一带尚属村市,镇在二十六都九里村。宋代,又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乃始称镇也”,并沿用至今。
  我们去同里,是因为听了同行的介绍。早就知道同里的大名,但是一直不知道同里好在哪儿,有什么独特之处。去年夏天,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去吴县日报社考察,热情的主人得知我们已经去过周庄,便极力怂恿我们去同里看看。从主人口中,我们得知同里有“三多”,其一是名人多。自宋淳祐四年至清末,先后出过状元1名,进士42名,文武举人90余名,名人名士举不胜举。其二是明清建筑、深宅大院多。从1271年至1911年,镇上先后建成宅园38处,寺观祠宇47座。其三为水多、桥多。镇上街河并行,桥路相接,东西走河,南北架桥,以河道为骨架,依水成街,环水设市,傍水成园,巧妙地把河、桥、街、路、园连结在一起。除了这些,同里的“一园三堂”也是大有来头,其中的“退思园”,作为苏州园林的扩展项目,入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堪称“江南水乡私家园林的典范”。主人泛泛而谈,客人已是心痒难耐。考察一结束,我们便立即驱车前往同里。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当我一踏上古镇的土地,同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居然是热闹。热闹的街市,拥挤的人群,全然没有想象中江南水乡的幽静。其实略微思忖一下也就释然了,热闹本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它已经成为苏州著名的风景区,没有人倒好像是很奇怪的事情了。同里之所以给我的感觉跟周庄不一样,其实应该是我自己的问题,那便是因为我去这两个地方的时间不同:去周庄是在傍晚,小镇卸去了白天的繁华,当然就会恢复它本来的安静姿态;而来同里正值上午,是游人正多的时候。因此,心中留下小小的遗憾,毕竟在我的心目中,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应该是幽静娴雅、远离尘世的车马喧嚣。
  随着涌动的人潮,我们来到了这个小镇最值得骄傲的地方——退思园。一进退思园,立即感到了它的与众不同。在我的印象中,豪宅大院应该都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房屋纵深,豪华气派,而退思园却是横向建造,很容易让人误会,认为这个大宅与它的名号极不相称。只有当你踏进边门,才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在你了解了主人的身世后,便会在惊诧于主人的构思巧妙之余,体味到主人建这个园子的用心之深。这个退思园的主人是清光绪年间任安徽凤颍六泗(凤阳、颍州、六安、泗州)兵备道兼凤阳钞关之职的任兰生,他在被弹劾落职后,回到故乡同里建了这个宅园,前后共建了4年时间。既然是贬官,自然和正常的告老还乡不同,任兰生的心理上总有一点不荣耀的感觉,园名“退思”意即“补过”,取自《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可见主人用心之一斑。退思园的总体结构因地形所限,一改传统的纵向结构为横向结构,即西宅东园,这既符合主人不愿露富(不至于让人一眼看到底)但又追求完美的本意,在苏州私家园林中,独辟蹊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可谓歪打正着。
  退思园的主体建筑分东西两侧,西侧建有轿厅、茶厅、正厅,为婚丧嫁娶及迎送宾客之用。东侧为内宅,建有南北两幢“畹香楼”,楼与楼之间有东西双重廊贯通,俗称“走马楼”,为江南之冠。园景部分亦分东西两侧,西庭和东园。庭系园之序,中置“坐春望月楼”、“岁寒居”。退思园以水为中心,亭、台、山、堂、廊、轩、榭、舫皆紧贴水面,因如出水上,所以又有“贴水园”之别称,可谓江南独秀,在建筑美学上堪称一绝。毋庸置疑,正是水成就了退思园的灵魂。北岸的退思草堂为全园主景,站在堂前平台上环顾四周,琴房、三曲桥、眠云亭、菰雨生凉轩、天桥、辛台、九曲回廊、闹红一舸舫、水香榭、览胜阁以及假山、峰石、花木等,围成一个旷远舒展、彼此对应的开阔景区,构成一幅浓重的水墨山水画长卷。而每一座建筑既可独立成景,又能互为对景,彼此呼应。其中坐春望月楼、菰雨生凉轩、桂花厅、岁寒居,点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致,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塑造出了琴、棋、书、画四艺的景观。
  站在园内,叹为观止,若不身临其境,谁能相信一个占地仅9.8亩的私家园林,竟会跻身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之列?只有身处其中,你才能体会出它的妙处;也只有立足此处,你才能明白,为什么在江南众多的私家园林中,独此园秀出于林。只观此园,就已经觉得不虚此行。
  出园下河,租一叶扁舟,徜徉水中,听“吱吱”橹声,看飘飘垂柳,悠然自得,潇潇洒洒。既来水乡,就做一回水乡人吧。有同行人便拿过艄公手里的橹,装模作样摇将起来,谁知在艄公手中那么驯服的橹,到了他的手里怎么也不听使唤,任他怎么用力,船也只在原地打转,哄笑声中,只得自嘲橹也认人,不是水乡人,使不得水乡船,老老实实地将橹交给艄公,还是逍遥自在地做游客吧。
  船渐向前,远远地望见前方三条河流的交汇处,三座小桥如同鼎足伫立河上,碧水映古桥,绿树藏娇影,很是迷人。艄公告诉我们,这便是鼎鼎大名的三桥,桥名分别为“太平”、“吉利”和“长庆”。在同里人的眼中,这三座桥是消灾解难的象征,所以除了每年的固定习俗外,这里的居民还有“走三桥”的习俗。同里人深信:小孩走三桥,聪明伶俐;老人走三桥,身体健康;小伙子走三桥,平步青云;大姑娘走三桥,貌美如花。每有居民婚娶,更要让新郎和新娘在鼓乐声中过三桥,保佑夫妻白头偕老。
  离船上岸,我们又参观了同里著名的三堂——“崇本堂”、“耕乐堂”和“嘉荫堂”,游览了同里独有的明清一条街。所到之处,虽然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略略有点败兴,但一路的古色古香和小桥流水的景致,仍使人感到瑕不掩瑜。
  虽然意犹未尽,虽然有些不舍,但是我终究还是要离开此地,毕竟对于同里来说,我只是一个匆匆过客,一如小镇桥下日复一日的流水。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失落的王朝:神秘消失古国的文明

    作者:蔡冬萍

    本书讲到的几个王朝,有的在历史上昙花一现,有的则活跃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对汉文明影响甚巨。   楼兰、大宛、…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遗梦小城之沙溪古镇

      遗梦小城之沙溪古镇 城市的喧闹,车水马龙般的的尖刻,就像慢性的毒药嗜杀着现代人的...

    • 雪落萧江

      12 月 15 日晚,浙南小镇萧江下雪了。 同事说萧江已经多年没有下雪了,所以压根儿没有...

    • 利古里亚海湾的墓园

      我远远望着钟楼的尖顶向它信步走去的时候,正是正午时分。阳光白白地照着,小镇的碎石...

    • 难忘的宋庄之旅

      2009年五一期间,我参加了由华夏新 网主办的走进宋庄华夏文学之旅活动。之前,对宋...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