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坪的“山粉羹”好吃,在衢江、寿昌一带很有名气。可是我们几位同仁孤陋寡闻,没吃过。于是,衢江旅游局的李雪霞局长便特别关照乡长,说道:“这几位客人是从杭州远道来的,没有吃过山粉羹,你一定要带他们去品尝一下正宗的灰坪特产,山粉羹”。 到了灰坪乡,不吃不知道,一吃,其味果然不同于一般。同行的林教授品尝之后,便说:“等你们开发了旅游业后,这个山粉羹可是拳头产品,千万不可丢了”,当地人将信将疑。林先生是一位对饮食文化卓有研究的资深学者,吃过42人一桌的“国宴”,省城里那次美食大赛能少得了林教授这样的资格评委?怎么连他也对小小的山粉羹如此情钟呢? 灰坪地处衢州、建德交界点上,过岭便是建德市的大同镇。由于过于偏僻,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外人罕至,一个乡辖区域的面积,居然多达52平方公里。千百年来,灰坪一直默默无闻。直到2006年浙赣、杭徽“高速”开通,半年前灰坪的乡级公路竣工,灰坪上“高速”只须40多分钟车程,到杭州也不过三个多小时,僻乡才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 去年(2006)入夏以来,不少驴友闻讯灰坪山林形胜,风貌异常,纷纷前来“探胜”。甚至还有不少机关、学校、旅行社组织来的客人。到了灰坪,面对真山秀水,层层叠叠的原始森林,无不个个拍手称奇。可是,令他们感受至深的事物,莫过于当地的山菜了。 山粉羹,其实也就是浙西山地土生土长的一种葛衣根,俗称“厥根粉”,配制而成的一种菜肴,特具山乡野肴。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当地山民生活较为艰苦,大米相当珍贵,村民有“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之说。所谓“稀”,也就是一些“羹类”食物,用以充饥。他们所说的“干”,多是指以番薯丝、玉米粒杂大米煮饭。真正的米饭只有在逢年过节,或亲友到访时才舍得吃。平日,多吃一些“羹粥”食品。诸如,山粉羹、番薯羹、米粉羹、麦米羹、野菜羹、玉米羹、芋羹、青菜羹、萝卜羹等等,不一而论。 每当春耕开始之时,或是立夏,乡民一般都要吃羹,因“羹”与“耕”字谐音,含有“春耕”或“夏收夏耕”之意。当然,今非昔比,现在道路开通了,而且,还接上了日益延伸的高速公路。山货源源不断地运往城镇,大米、日用品等也顺利地运进灰坪,城里人进山寻古探幽者陆续不断。村民生活蒸蒸日上,旧日的“羹菜”与“菜羹半年粮”内容已经有了全新的意义,而更上一层楼。 今天,在旅游部门的指导下,灰坪乡已经列入全区“农家乐”试点单位对外开放。作为历史陈迹的“山粉羹”则有了全新内容。我们吃的一碗“八珍山粉羹”就不同于一般羹粥。羹内不仅有山粉,还有柑桔脯、薏仁米、番薯条、山药、糯米、葡萄干、莲子、山楂等。 柑桔脯、山粉、葡萄干等均是当地名产,制成的山粉羹,无论是味道,还是营养,都堪称一流。其实,此羹做法很简单,只要将薏米仁洗净,上笼蒸至酥糯,再将番薯条干、葡萄干、柑桔脯、瓜干、山药等切成丁;先将清水煮开,放入白糖,加入湿山粉调制成薄羹;接着,将各种蜜栈丁料撒入薄羹中,搅拌;待再沸时,就可以盛碗;最后,撒糖桂花上桌。 这一碗山粉羹甜滑细糯,香润利口,色泽丰富,老幼皆宜。据说,此羹还有健脾胃,益精气,扶虚弱,补肺肾等功效,难怪连见多识广的老教授也要为之兴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