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江西武夷山考察旅游业,途径上饶市河口镇,被人引去品茶。还未踏进茶楼,一股幽幽茶香飘然而至。坐定,一杯红茶就端了上来,观茶色、闻茶香,便知好茶。茶汤入口,一觉味,好生了得,不由叫道:“果真好茶难得!”
原来,河口背靠武夷,山高雾浓,冬暖夏凉,气候地文适宜。不言而喻,名山出名茶,茶品自然不同寻常。但是,只要一提武夷珍茶,人们想到的多是大名鼎鼎的岩茶、乌龙等绿茶,殊不知,数百年来,武夷茶香飘世界,并非几种名贵绿茶。
众所周知,国人好绿茶,洋人嗜红茶,而武夷红茶一直被西方人奉为至尊名品。
武夷红茶乃世界红茶始祖,条索粗壮,色泽乌润,汤汁红艳,芳香浓烈,略带枣香。数百年来,欧人视武夷红茶为一种品味高雅,身价典贵的稀有饮料。
清代,西方人闻说中国红茶,几乎到了如痴如醉地步。武夷红茶品高质好,只是运输路途遥远,至为不易,货到伦敦,价格过昂,只能作为皇家御饮,以至权贵为一品中国红茶,竟然到了不问“其价几何,在所不惜”程度。又因武夷红茶由江西河口镇外运,外人统称“河红”。旧时,江西“河红”与安徽祁门之“祁红”并驾齐驱,成为两种享誉中外的名贵茶品。
坦言之,所谓河红原产地并非河口,而是福建崇安县星村镇桐木关,国人称之“正山小种”。清代,官府实行“海禁”,外销至为不易。武夷茶叶外运途径,只能肩挑车推,经桐木关到河口,辗转至广州出口。
早在1604年,荷兰商人将红茶带入欧洲之前,红茶尚未诞生。由此推论,所谓“正山小种”其实就是红茶鼻祖,而“河红”正是世界红茶的发祥地。
清初,一支清军驻防桐木关茶厂,致使茶叶无法及时烘干,产生红变。清军走后,茶农为挽回损失,将松木加温烘茶。茶中便有了一股浓郁松香气,味若桂圆干,略带枣味,口感极好,一时广受茶客喜爱。
清嘉庆22年(1817),茶叶利税丰厚,清廷控制茶商收取巨额关税,将茶叶外销锁定广州一地,也就形成了史册上著名的桐木—河口—广州茶叶外销路线,河口遂成全国名埠。
旧时,河口声名显赫,为赣省四大名镇之一,与瓷都景德镇并驾齐驱,号称八省通衢、三河重镇。明清二代,港湾停泊众多船只。商客熙熙攘攘,商贸极为繁荣。
茶叶收益丰厚,官商把持茶市,垄断外销,洋人无力从产地直购,导致货源奇缺,茶价奇贵。清《闽杂记》这样说:“茶以武夷小种为尚,有一两值番钱数圆者”;“夷所需者, 乃中国之茶叶也,而崇安所产,尤为夷所醉心”。
十九世纪中叶,由于战乱(太平军占据了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崇安-河口-广州商贸线路衰微,茶商改由福州出运;到了1856年,福州已取代广州成为全国最大茶市。
进入二十世纪,铁路公路兴起,水运趋于没落,河口交通枢纽地位逐年淡出。
正山小种红茶由武夷居民采用揉晒、发酵、焙烤工艺创制, 产量不高, 加之人为阻碍,致使市场奇缺. 远销海外, 广受洋人欢迎. 英人诺顿夸奖道: 饮此茶胜于参汤; 诗人拜伦对武夷红茶推崇备至.这些文脉挖掘有利于武夷红茶市场拓宽.
长期以来,武夷红茶未能有效开发,出口有限。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天灾等因素,民生经济凋零,最多年产不过10万公斤;建国后,出于多种原因,外销渠道不畅,“武夷红茶”宣介力度不足,知名度不高,导致连年亏损,至86年以后,多控制在八万斤左右。
江西武夷山旅游业开发,为河红再次崛起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是一个茶大国,茶地世界第一、产量世界第一;然而,出口远逊茶大国地。原因何在?
明眼人一望而知,一是国茶出口主打绿茶,而国际社会却青睐红茶;二是国茶有名无牌,品牌效应不足;三是茶叶质量标准仍处于“大呼隆”阶段。
因而,出口茶均价较低,迄今并未形成规模红茶市场。
以国产红茶两大品牌祁红、河红而言,祁红虽声誉卓著,然而偏离中心城市和交通主干线。而河口则不然,据“扼浙赣皖闽之咽喉,居南北东西之中枢”的上饶市,得地利天时之先,可想而知,随着江西北武夷山风景区的开发,也将为武夷山所在地河口镇拓展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