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是鲁迅先生笔下所形容的枣树。然而,在中国大枣之乡行唐,你绝对不会产生如此单调的感觉。一踏进行唐,你便进入了枣树的世界。 枣乡行唐是块古老的土地。据《行唐县新志》载:“初,帝尧封於唐,今定州北唐城村即其地,后诸侯来归,诣平阳即帝位,南行经历,行唐邑之名由此始也。”红枣种植,历史悠久,早在《诗经》中就已有枣和棘(酸枣)之分的记载。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和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古农书中,都把枣树列为果木之首。行唐红枣最早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策》载:“北(指古燕地)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枣乡人民与枣树结下了不解之缘,人养树,树养人,人树合一,息息相关。因此,有枣树衍生的风俗逐渐形成并世代沿袭,在人民大众的集体创造、集体传承中成为一种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我们称之为“红枣文化”。红枣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内容涉及到生产、生活、礼仪、饮食、爱情、婚丧、节日、宗教信仰、精神崇拜等诸多方面,它从不同层面,对社会政治、经济、宗教、人文、道德观念作出了一种折射和反映。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枣乡人民,不仅创造了红枣栽培的历史,同时也造就了这方土地上灿烂的枣文化,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代代流传。较著名的有“许由植枣”“何姑升仙”“狄希酿造‘千日酒’”等。 如果说许由的故事是人们对这位古代园林艺人的崇拜和赞颂,那么这种来自民间的口头传闻,也是人们千百年来与自然斗争、觅求生存、艰苦创业伟大精神的一个缩影。流传至今的无数个传说故事,都不同程度表达了人们的爱和恨、愁和乐,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愿望。人们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为谋求人生幸福和自由,无私畏敢于牺牲,表达了他们勇敢的斗争精神和高贵的道德品质。 传说隋大业初年(公元608年)有一苏姓女子才17岁,却得了一种怪病,面色苍白、浑身溃烂、干瘦如柴,又逢大灾之年,家人多处求医,无法治愈。姑娘泪珠成行,几遇寻死,后来,她自己进入太行山中,见一株树上挂满了红色的果实,当时她又累又饿,摘下食之,食后便晕死过去。三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姑娘貌美如花,变得比生前还水灵,浑身散发着阵阵香气。乡亲们见后,以为她已得道成仙,纷纷拜祭,后来听说姑娘是吃了一种野果后才出现的奇迹,于是乡亲们称红果为“圣果”。故在当地,有“一日三枣、长生不老”、“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木本粮食,百药之引”、“门前一棵枣,红颜不显老”、“要使皮肤好,粥里加红枣”等等这样的乡俗俚语。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只提到四种果品,枣便是其中之一。枣乡行唐那独特的地域优势赋予了红枣更正宗、更优良的品质,是太行山脉孕育了枣的灵气,山有枣则灵,枣生山则贵。娇贵的红枣,苛刻地选择着自己的立命之土,把幸运之根扎向行唐大地,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大片山地、丘陵和贫瘠的土地,却恰恰是繁育红枣的天然土壤;这里的气候节律变化与红枣对光、热、水、气的要求完全一致,是红枣的天然乐园。在这片土地上长成的红枣,品质天成、别具风味、独一无二。 枣乡地处山区,土地贫瘠,地少人密,多少年来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这块土地上究竟出产过多少枣?养活过多少人?岁月流逝,无从考察,但据史料记载:“兵燹之后,人物凋耗,土地荒旷,旧有存者十仅二三,唯山民,生齿日繁,有增里额”。究其原因,是这里的枣果为缺衣少食的百姓提供了生存生活的条件。 对于枣乡行唐而言,红枣不仅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果品,更是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文化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