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威廉·莎士比亚诞生在英国中部艾玛河畔的斯特拉斯福小镇,迢迢万里来到英国,领略了索斯伯里巨石阵的神秘,温莎古城堡的宏伟,湖区田园风光的秀丽,但给我留下最深记忆的还是斯特拉斯福小镇。 斯特拉斯福镇人口不到2万,年游客达150万人次。在小镇入口处的广场上,绿草茵茵,姹紫嫣红。巍巍地矗立着一尊莎士比亚的青铜雕像,在上圆下方的花岗岩基座上,莎翁神态安详地坐在椅子上。我怔怔地站在雕像前,看着莎翁身披风衣,前额秃发,浓眉大眼,蓄着美人须,深邃的目光正凝神思考。右手攥着一支笔放在右腿上,左手拿着一个剧本,搁在椅背上,仿佛向世人昭示,一部新的作品即将诞生。周围的四尊纪念雕像都是作品中的人物:哈姆雷特及小丑,憨态可掬。旁边是别致的小镇码头,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水面清澈见底。两旁的垂杨柳,繁茂的枝条像瀑布向下倾泻,微风一吹,枝条在水中勾起层层涟漪;一群白天鹅正在嬉水追逐,游人荡起双桨小舟缓缓驶来。偶尔有鸽子从天空翔下,大大方方地停留在游人的肩上,呈现出恬静和谐的气氛。走进小镇,映入眼帘的是具有英国元素的红色电话亭,整个小镇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到处是古朴典雅的建筑。漫步街道,几乎每家的阳台、窗台乃至路灯杆上,都悬挂着绚丽的花篮。镇上有许多装饰考究的咖啡馆和酒吧,门前都设有一排排露天的茶座,鲜花簇拥,男男女女手持杯盏,或自品独酌,或邀友侃饮,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滋润而悠然。
我怀着虔诚的心情,一睹文豪出生、成长、生活和最后安息的地方。故居坐落在小镇的亨利街,它是一幢典型的都铎式风格两层木制小楼,坐北朝南,临街而建,古意盎然。房屋的门楼上挂着一块铁牌,上面标明它的建筑时间是1531年,莎士比亚1564年就出生在此。走进故居,门旁的木桌上放了一本签名册,翻开一看,签满了不同的文字,表达的都是敬意。底层是客厅和厨房,壁炉中的炉火每天依然燃烧着,餐桌上还摆着面包、牛排和刀叉,好像主人至今仍生活在这里一样。楼上是主人的卧室和书房,卧室里陈列着摇篮和老式家具;书房里有莎翁的蜡像,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伟大作品,就是在这间书房里完成的。
莎士比亚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幼年时,常有剧团前来小镇演出,培育了他对戏剧的爱好。21岁时离镇去伦敦,先在剧院打杂,后当一名演员,进而改编和编写剧本。他三十而立,写了一个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上演后蜚声剧坛。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作品从不同角度深刻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努力,塑造了一系列世界文学史上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正如一位诗人所说的那样:莎翁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且属于所有世纪;不仅属于英国,而且属于全世界。斯特拉斯福小镇,不愧是一个“仰之弥高,瞻之弥远”的小镇。
(来源:onlylady女人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