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罗列几点父母唠叨的原因供家长朋友,进行自我反思和改正之用! 1、性格原因 一般性格软弱和紧张型的人容易唠叨。唠叨是不相信自己的表现,由于不放心,才会一次次地重复,就像有的人出门的时候,不相信自己已经关好了门,还要重复去看一次一样。软弱和紧张型的人是不相信自己的话别人已听见,不相信别人会照着自己的话去做,所以要重复,要唠叨。 2、思想原因 孩子身上寄托了父母所有的希望,有的父母甚至将自己当年未实现的理想也寄托到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理想。但简单的理想“位移”,十有八九会给孩子增添一股无形的压力。孩子实现了父母的“理想”,当然是皆大欢喜,而一旦家长发现孩子没有按照自己预期的步骤去做,便会为了加强“督促”,不自觉地就开始了“强化教育”--唠叨。 3、子女的原因 父母乃至祖父母骄纵、溺爱,养成了孩子骄横、任性、贪图享乐的习惯和唯我独尊的心理,很多家长都反映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有的家长明显感到言语教育不起效果了,又没找到其他的好办法,于是错误地认为,遇到孩子不听话,一次不听,就说两次,两次不听,就说三次,三次不听就说五次,只要自己多说几次,他们总会听进去吧。 4、观念差异的原因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对事物逐渐产生自己的看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作为父母一代,跟子女成长的时代不同,接触的事物也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父母往往不能正视这一点,以老观点、老办法看问题,还把自己奉行的观点强加到孩子身上,而没有从子女的角度去思考,不了解子女在想什么。 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自己唠叨的原因,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我认为,无论是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或是不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长都应说到做到,不要唠叨不停。规定让孩子自己完成的任务,家长就不要“代劳”.一定不能答应的要求,就不能半途“收回成命”,尽管你是把孩子数落一通之后才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的,但孩子却因为达到了目的而毫不介意。正确的态度是,既要向孩子讲清不能满足他的理由,又要让他感到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要是家长能坚持这样去做,不让孩子达到不合理的要求,孩子逐渐懂得道理了,也就不会再无理取闹。 当然,要使孩子心情愉快地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以及当自己的要求被父母拒绝时也不感到懊丧,很重要的是家长提出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孩子能较顺利地,或是通过努力能做到的,以及孩子提出的要求的确是不合理的。如果家长所提的要求不恰当,孩子确实无力完成,或者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只因提出时,家长正忙着做事情或情绪不佳才加以拒绝的,那么家长就不应固执己见,而应及时“修正要求”、“收回成命”,以免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