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政府召开新闻通气会,就3万余套保障房因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未及时投入使用的情况公开致歉,并承诺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2016年6月30日前达到竣工验收及分配入住条件。 随着贵阳市政府新闻通气会的召开,面对广大媒体、新闻记者和市民,市政府公开致歉,表达了在百姓安居工程上做得不够好的歉意。然而歉意代替不了诚意,为民服务做得好不好,不是通过能不能公开道歉就能体现出来的,而是通过有没有真心为民的诚意来彰显的。 在此之前,贵阳市住建局局长刘朱面对采访镜头说“我不是局长”,显然,在这份工作上,他就缺少了为民服务的诚意。如果将3万余套保障房无法及时投入使用的原因都“归功”于刘某,可能有些片面,但从他面对记者的采访,居然说出“我不是局长”来看,其显然是想推卸责任、不敢担当的表现。换句话说,这3万余套保障房无法及时投入使用,依笔者臆断,肯定与这位局长有着密不可分的“重大”关系。 “如果对不起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干嘛?”这是坊间的一句顺口溜,意思是说如果做错了事儿,一句“对不起”是不能将所有曾经发生的事情摆平的。在本案中,3万余套安置房迟迟无法投入使用,显然也不是一个公开道歉就能将所有问题都解决的。而对于隐瞒身份的局长刘某,也不能只用“批评教育”“深刻检讨”就能平息民愤的。当务之急,既要让保障房尽快投入使用,又要顺腾顺藤摸瓜,查一查保障房停滞的背后有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猫腻。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此事,我们更应该认真总结和反思,为何一些问题总要等到记者或者媒体去刨根问底才有着落?为何一些事情总要等到“领导重视”才能得到切实解决?难道没有记者的追问和领导的重视,我们的很多工作就都无法贯彻落实了?显然,有没有为民服务的诚意,在这里面起着关键性作用。 而要想真正表达为民服务的诚意,其实也不难。一方面,不断提高每一位公职人员为民服务的素质和能力,让党员干部都切实担负起自己应该担当的责任,不要面对采访时,动不动就忘记自己的职责和担当,说出“我不是局长”的雷语;另一方面,让跑偏了路、走岔了道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让问责的利剑时刻高悬,时刻警醒每一个干部当为官有为、为官要为,已是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