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在北京的冬天能够买到南方各种的反季节水果,而在过去数九隆冬的北京城,莫说是吃到水果,就是大冬天看见水果也是难事儿。但是在早年间花市儿大街上却售卖着让人垂涎欲滴的『葡萄』,不能吃却是富贵人家中鼎好的摆件,而且后来还在皇宫中火了起来。从大清朝发展至今,这一门手工制作的玻璃吹珠儿葡萄成为了名镇海内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葡萄常玻璃葡萄制作技艺。 一株葡萄 一家命运 早在大清朝年间,一个名叫韩其哈日布的蒙古族男孩儿醉心于创作各种泥做的葡萄并给葡萄上好颜色,他却发现因为泥的材质问题,葡萄都不够轻盈通透,这就促使了韩其哈日布迷恋上了料器行烧制的各种手工艺品。但是料器烧制出的葡萄虽好看,却仍旧是实心葡萄,手感太重,他萌生了制作透明葡萄的年头,用金属管蘸上烧好的玻璃溶液,一吹便得到了一颗颗轻盈通透的玻璃葡萄珠,在给每颗葡萄珠上好颜色,雏形便完成了。可始终让母亲觉得这玻璃葡萄似乎少了一些真葡萄的韵味,却在无意之中给家中供奉的菩萨上香时,不小心将葡萄掉入了香灰中,妙手偶得的香灰成为了葡萄上最自然的一层“薄霜”,看似不起眼的小手艺在小孩儿的手中逐渐诞生。 1894 年朝廷为庆祝灯节,慈禧派人从民间搜罗了各种手工艺品送到宫中,韩其哈日布因为在花市儿手工一条街一带小有名气,便被推举到宫中,得到慈禧的赏识,相传因为韩其哈日布的母亲名叫富贵,所以慈禧借由“富贵常在”的好寓意,赐名韩其哈日布“常在”,曾赐匾“天义常”,常氏便流传下来。这件事很快轰动了京城内外,常在的天义常作坊生意兴旺。京城大户人家以有常家的玻璃葡萄为荣,达官贵人以带回一串“天义常”的葡萄为乐事。 按照北京人的称呼习俗,常家被称为“葡萄常”,“葡萄常”渐渐传开代替了“天义常”的字号,“葡萄常”独有的以葡萄为造型的玻璃工艺品从此名镇京师。 1915 年,“葡萄常”的作品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子孙万代》料器葫芦作品至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 常在去世后,“天义常”字号由儿子常桂馨(扎伦布)和常桂臣(依罕布)来继承。随时代的变迁,“葡萄常”曾几度陷入低谷,常家为了字号能代代相传,家族几代人历尽艰辛,最终由常在(韩其哈日布)的三个女儿常桂福、常桂禄、常桂寿传承手艺,并发展出她们的两位侄女常玉清和常玉龄继续学习手艺,在历史更迭和大家族的兴衰当中,发展出誓要保留住常家绝活儿而终身不嫁的“常氏五处女”,让很多手艺人听闻为之动容。 1956 年,邓拓为此感叹,留下“常家两代守清寒,百年绝艺相传。葡萄色紫损红颜,旧梦如烟!”等诗句。到1979 年,“葡萄常”第四代传人,69 岁常玉玲将中断了十多年的“葡萄常”又东山再起,当“葡萄常”的产品重新面市时,人们无不惊叹这一老北京绝活的新生。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泰国等国的商人纷纷上门订货。“葡萄常”的作品也在广交会上露了脸。1982 年,常玉玲又协助东城区安定门联社办起了“葡萄常”工艺厂,生产的玻璃葡萄远销欧美国家。而今作为“葡萄常”的第五代传承人,常弘和常燕扛起了保留和传承家族绝活儿的重任。 玻璃吹珠 手下生辉 “葡萄常”是北京流传下来的纯手工的制作工艺,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是唯一的,“葡萄常”制作的玻璃葡萄作品,形状和色彩都十分生动逼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葡萄常”制作的葡萄采用的是低温玻璃为主要原材料,要经过砌炉灶、点火化料、蘸火吹制、做梗、做叶、上色、上“霜”、 攒活等11 道工序,其中给葡萄上色、挂霜为家传绝技。 早年间若要制作玻璃葡萄,最关键的第一步都是男人们才能完成的“砌炉灶”,用砖和泥砌起的炉灶外形形似北京八十年代合作社里装糖果的盒子。 在炉膛中放入一个一米见高的桶,接下来男人们光着膀子在操作间为炉灶点火,让提前放在桶中的玻璃料在高温大火中融化。 到了制作珠子的第一步就是“吹珠”。这一环节因为需要在高温中完成,所以早年间是男人们为主的工作。在桶中融化好玻璃料,伙计会在嘴里叼一根长长的玻璃管,玻璃管的另一头用无刃的圆头剪刀托着,将管伸到桶里,凭着感觉挑起一小团料,在即将冷却的刹那,悠着劲儿一吹,一个葡萄珠儿就成形了,然后用手中的剪刀合着一小截玻璃管一起敲下来。对于想要恢复和传承“葡萄常”技艺的第五代传人常弘和常燕姐妹来说,砌最原始的土灶不太可能了,就顺应了现在的发展改为了电灶,但是吹珠的问题,因为原先家中的女眷都不能插手,所以找到会吹珠的人至关重要。常弘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河北定兴县还一位有会吹珠的小伙子,凭着记忆一点一点在小伙子的手艺上渐渐复原出常家吹珠的技艺。 吹制好的玻璃珠在尾部都带有一个“小尾巴”,接下来准备好彩色棉纸和铁丝,将棉纸捆扎在铁丝上,插进玻璃珠的尾部,固定结实就成为了葡萄的“蒂”,也就是葡萄梗。再选用绿色布作为叶片的原料,裁剪出葡萄叶的形状,在叶子的背面固定上缠好棉布的铁丝,充当叶子梗。一切准备妥帖,就要为葡萄上色,常弘也希望能复原原始的老颜色,但是很多颜料都在市场上消声觅迹,所以只能根据记忆买回多种颜料并加以调配,同时为了粘合不掉色,还要在颜料里加入白糖、水胶、淀粉、酒等辅料。为了能更接近现在市面上售卖的真葡萄,常弘和常燕收集了很多葡萄的照片,用以对比和模仿。将准备好的葡萄珠放入颜料盆里蘸上颜料,放在一旁晾干待用。 “葡萄常”的玻璃葡萄之所能够以假乱真,关键在于给葡萄珠儿“上霜”。作为常家的祖传秘方,从不对外示人。想当年韩其哈日布的母亲无意间将玻璃葡萄掉入了香灰中,才成就了葡萄以假乱真的秘方,而今常家的后人仍旧沿用祖先的配方,用香灰、白糖等物调制“葡萄霜”,其余的配料就是常家的独家秘方了。最后将上好霜的葡萄一个一个攒起来,将葡萄用棉纸捆扎紧,全靠手中的力道,成为“攒活”,再配上绿叶,挂在架子上,可谓妙手天成。 艺贵坚持 用心传承 2003 年,常弘在《京华时报》看到一篇文章题为《绒鸟不在,葡萄常难寻》,感叹有着辉煌历史的百年绝技“葡萄常”已后继无人。常弘决定不论有多大的困难,也要将祖传技艺重新恢复起来。当时常弘和妹妹常燕都有各自的工作,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回忆整理制作“葡萄常”的配方和技艺,一切从头开始。 首先是原材料与过去的大不相同,按照长辈告诉的原料名称去采购,结果完全不对,没有别的办法,好在常弘与常燕都有美术功底,常燕作为美术老师,能很好地利用颜色配比,再加上祖传的配方,在炎热的夏季,不能开窗通风也不能开空调的艰苦条件下,常氏姐妹经过了三个月的努力,终于将这几度中断的技艺重新恢复出来。并在当年北京文联主办的“建国55 周年世纪坛民间工艺展”中首度亮相,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各路媒体连续报道。在2007 年中国文联评选全国首批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时,北京市只有七人,而常弘就是其中之一。随后在崇文区文化馆区非遗办公室的帮助与扶持下,“葡萄常”先后进入了区级、市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自2003 年恢复“葡萄常”技艺以来,常弘与常燕制作的玻璃葡萄多次参加非遗的宣传展示活动,并协助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多家地方电视台拍摄、宣传“葡萄常”历史的宣传片,并且有《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法制晚报》《光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及海外媒体专题报道。在2007 年,“葡萄常”获得“第三届工美杯”金奖;2008 年代表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为来我国报道奥运的国际媒体宣传中国文化;2010 年,代表北京市参加上海世博会“北京周”文艺展演;2011 年,与崇文区民间艺术家们到罗马尼亚进行艺术交流;同年,常弘与常燕的作品参加了“荣宝斋首届民间艺术品拍卖会”,并大获成功;2012 年在人大会堂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并展示了“葡萄常”技艺。“葡萄常”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沉浮,通过常弘与常燕的努力终于让“葡萄常”在百年之后的今天重归人们视野,小小葡萄珠不仅讲述了常氏家族的风雨沉浮,同时折射出了历史的芳华,也展示了常氏手艺人坚持的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