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年对于中国是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这一年发生了“七七事变”,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在战火纷飞的这一年,北京长安大戏院建成。与众不同的是,虽然舞台上演的还是传统曲艺,但戏院采取了古典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配以经典的红木桌、豪华的贵宾席和舒适的软椅,开启了中国新式剧院的序幕。 长安大戏院新旧结合的方式迅速在北京城引起轰动。在当时,老北京有着一句老话:“吃烤鸭、爬长城,看戏还得来长安。”除了地理位置的优越外,长安大戏院的创建人本身就在戏曲界很有影响力,他并不是艺人,而是北京著名的票友杨守一。长安大戏院原址是京都著名的日升大杠房的一个大仓库,后因萧条停业,转让给了杨守一。经一年多兴建,戏院于1937 年2 月1 日举行开幕典礼。杨守一只是票友,但他在戏曲圈中的威信无人可敌。长安大戏院首场演出为著名京剧演员奚啸伯主演的《失街亭》,胡菊琴主演的《玉堂春》,压铀戏是金少山主演的《白良关》。每一出戏的主角都是杨守一的挚友,也都是可以写入中国戏剧史中的人物。 旧式的戏曲、新式的舞台,艺人们咿咿呀呀地唱着往事,现代的炮火在戏院外悲鸣。前方抗战的爱国将士,后方的艺人,虽然职业不同,但都是铁骨铮铮的中国人。舞台上的道具长枪自然比不上战场上的真枪,但艺人们用他们的技艺为前方战场募捐。长安大戏院成立后就成为了北京义演中心,艺人们将募集的资金送到前线。舞台之上与舞台之下的界限慢慢模糊了。 往事如烟,战火的纷飞与艺人的唱词都逐渐被经济大潮所淹没。长安大戏院成也长安街,败也是长安街。因北京地铁一号线的修建,长安大戏院搬迁,逐渐走向没落。1993 年,长安大戏院在原址复建,主设计师是魏大中。岁月如歌,往事并不如烟。 老北京有着一句老话:“吃烤鸭、爬长城,看戏还得来长安。”除了地理位置的优越外,长安大戏院的创建人本身就在戏曲界很有影响力,他是北京著名的票友杨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