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与历史约会的博物馆

时间:2016-01-22 10:03来源:《北京旅游》杂志供稿 作者:编辑部 点击:
想要了解中国货币发展历史的游人可以前往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展馆就坐落于德胜门瓮城内的真武庙之中,是华北地区唯一一家钱币类专题性博物馆。在这里能了解到中国几千年的钱币演变过程,从最早的贝币、布币、鬼脸钱,到历代的铜币,清代的银票,民国的纸币

北京是中国著名的古城,是中国封建时期的六朝古都。悠久的历史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值得每个中国人从中感受我们祖先伟大的智慧与文化。来到北京,游走于那些承载厚重历史的博物馆,与历史来一次亲密约会。

历代帝王庙  好皇帝的博物馆

游走于北京这座中国古建筑最多的城市之一,会发现有太多太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曾经是皇家专享的圣地,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但时代的变化让它们敞开了古老的大门,迎接着八方宾客的瞻仰,默默地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1530 年,距今有480 多年的历史了,有着极高的古建筑艺术价值,专家称它为“清代的服饰,明代的骨架”。虽然是庙,但它并不是宗教场所,它供奉祭祀的对象,既不是神也不是佛,而是中国史前时期的祖先人物三皇五帝以及夏、商、周、汉、唐、宋、元、明等历代帝王和功臣名将。

历代帝王庙之所以直至今天依然吸引着中华儿女前来祭拜,是因为它秉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各朝代帝王加起来有数百人,为什么只有188 位帝王有资格入祀历代帝王庙?这是因为就算是皇帝,只要昏庸无道、丢了国,就没有资格入庙接受后人景仰。因此,后人跪拜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是帝王,而是因为他们心怀天下黎民。

如今历代帝王庙门前车水马龙,中华儿女纷纷来此祭拜我们伟大的先祖,但在一百年前这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事。历代帝王庙从大门到马路对面的影壁,还有东西两侧的高大牌楼,组成了一个禁区。

平常日子是不准进入的,唯有春秋两个祭日,当朝皇帝或由他派遣的官员前来祭祀的时候,才有人出入。在帝王庙大门两边于乾隆年间便立在这里的两块下马石碑,用满、汉、蒙、藏等6 种文字刻写的“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更不要提老百姓了。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统治267 年的清政府被推翻,中国从此永远的告别了封建王朝。今天,熙熙攘攘的游人,袅袅香火弥漫在空气中,历代帝王庙向世人展示着它永恒的魅力。

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  中国货币之旅

什么是钱?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最复杂的问题。人类对金钱的崇拜,已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自从金钱来到这个世界,就一直为人们所追求。但不同国家的人们对钱的理解各不相同,这种不同也塑造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因此钱既是货币,又是国家文化的载体之一。比如,中国人的价值观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想要了解中国货币发展历史的游人可以前往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展馆就坐落于德胜门瓮城内的真武庙之中,是华北地区唯一一家钱币类专题性博物馆。在这里能了解到中国几千年的钱币演变过程,从最早的贝币、布币、鬼脸钱,到历代的铜币,清代的银票,民国的纸币等应有尽有。古代钱币种类繁多,形状有刀形、方形、圆形,质地有金、银、铜、陶、纸。你会发现,中国古代钱币系统完整,门类丰富,脉络清晰,内涵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一枚枚锈迹班驳、沉默不语的古钱币,却能折射出历史的变迁。

中国的钱币不仅仅有着货币作用,还承载着众多民间风俗。如在生育风俗中,我们可以看到“洗儿钱”。唐天宝年间,杨贵妃演出了一场为干儿子安禄山“洗儿”的丑剧,就是由此派生出来的。在婚嫁风俗中,有“撒账钱”。在节庆风俗中,有所谓的“金钱会”,即由帝王或权贵抛撒钱币助兴等。风俗文化以外,还有与钱币联系的绘画(如财神像)、雕塑(如金钱豹)、剪纸(如吊钱、刘海撒钱)、魔术(如烧钱、钱匣变钱)等。

在展馆中,游人可以参观“中华货币四千年”展览,并亲自动手浇铸锡钱、机器压币和钞版印刷。

在西边的钱币交易市场,游人不仅可以选购中意的古代钱币和精美的钱币纪念品,还有专家提供钱币鉴定服务。

国子监  元、明、清三代最高学府

在古代,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最高学府,无数学子在此苦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成圣成贤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走近国子监,身后是车水马龙的繁华大街,面前是绿槐成荫的深深街巷。瞬间,红尘的喧嚣立刻被那浓厚槐荫隐去, 古巷的闲适随即在那灰墙绿藤间显现,真有一步跨越千年的感觉。

一进院,院内有一牌坊,上书“太学”,意即这是皇家修学之所。再往里走,能看到彩画华美的琉璃牌坊,这是北京唯一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 年)。正面额书“圜槁教译”,背面为“学海节观”,这八个字,乃乾隆皇帝御笔。

可以看出这位励精图治的帝王对读书治学与教育事业的重视。这是目前北京唯一保存下来的专为教育事业而建的牌楼,非常珍贵而有纪念意义。

继续往里,依序为辟雍、彝伦堂、敬一亭。来到辟雍心中万般感想交杂,一届二百余太学生,天子门生方能聆圣音的地方。在清朝,历代皇帝在登基后都要来国子监讲课。其实,皇帝讲课自然比不上那些大学士,主要是向读书人表明朝廷缺少栋梁之材,希望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意愿。时光飞逝,在今天的中国,国子监早已失去了行政教育功能,但它所代表的精神却延续到了今天。知识改变命运,无论是贫困者,还是富有者。

秋天的国子监游人不多,但每年高考中考时,国子监绝对是北京游客最多的旅游景点。高考前,无数家长和学生们来这里祈福许愿高考成功。在国子监随处可见红色的许愿牌,成堆成沓,不仅沸腾着许多人的美好愿望,更沉淀了千百年来的文化尊严。

京城百工坊 中国的卢浮宫

在北京建都的历代王朝,都对皇家御用的工艺品制作专门设有官办机构。元代为工部局,明代为少府监,清代为造办处,不管什么名字,来此的艺人都代表着当时中国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艺人们的作品几乎囊括了朝廷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而被民间美誉为“百工坊”。

当2003 年,国际旅游联合会主席埃里克杜吕克先生在游览北京百工坊后,曾题字:“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卢浮宫。”确实如此,北京的百工坊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域的手工艺博物馆,因为北京手工艺品泾渭分明地分为宫廷工艺与民间工艺两大类别,民间艺术也是作为相对的宫廷艺术存在的。今天的百工坊的工艺品就像皇城北京的基因一样,它包含了过去世代累积的信息。

走进百工坊,明清时期的灰砖、红门、黑檐,典型的民居门楼,楼道也建成了胡同的样子。胡同两侧挨户排列的是古老原始的小作坊。循着作坊,进入这条“时空遂道”,可尽情欣赏北京百工坊100多位工艺美术大师现场施展技艺,让人感受到中国古老文化的沧桑与凝重。在一件件工艺品中,游人会发现另一座北京城,一座指尖上的北京城。如果说那些历史中留存的建筑是北京的容貌,那么百工坊的手工艺品则蕴含着北京的灵魂。北京的灵魂在每一项技艺的传承中,在敬业认真的百工坊艺人精神中,在每一双布满老茧而又灵巧的双手之间,讲述着北京的前世今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婚姻,没那么简单:且行且珍惜

作者:颜妮

我们在婚姻的殿堂门口徘徊,不就是想拥有一份真爱,不敢想象没有爱的婚姻是怎样的凄凉和苍白。走向婚姻的爱情是弥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