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年鸡……”为什么老北京在春节前会有这么多节目?民俗专家高巍先生介绍说,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心理,就是将节日气氛逐步烘托到高潮,从而让人们更加感恩惜福。 “老北京的春节不是一天,而是从春节到以后将近一个月都有讲究,可以说,每一天都有感恩的内容。”以腊八为例,过去宫廷中也熬腊八粥,除赏赐给大臣外,还要回报一切曾施予恩惠的生命体,比如要给树抹一点。此外还要祭祖,主要目的是感念先人、神灵和他人之恩。而民间都是在炉子上抹腊八粥,表示感谢灶王爷。感恩之情,贯穿着北京年节习俗的始终。 原来,老北京四合院儿里都是木窗户,过年前得糊上白净的新窗纸,窗户上还要贴上“福”字、窗花、剪纸,挂上“吉祥结”之类的象征平安如意的手工艺品挂件。 腊月&一大堆老理儿 自进入腊月以后,年节的味道越见浓厚。古时多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挣些银子过年。 而今,逐渐演变成了求字求画的风俗。每年的这个时候,散发着墨香的件件作品便开始不停地流转。 古时, 每至十二月, 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全体朝廷官员放公假。此后,梨园戏馆择日封台,八班合演,至来岁元旦则赐福开戏。上学的儿童,在“封印”之后塾师也让放假,谓之“放学年”。 而今,生活节奏的变快和大城市繁忙的生活,逐渐压缩了这一假期,不过也逐渐在小年前后,大量客居北京的外地人离京回乡,独属于这座城市的年味儿便越见醇厚。 以前读书时曾见一旧例,人们在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会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 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到今日,这售卖干鲜花的事已基本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各色鲜花或者假花,工艺越见精湛。 过了小年,二十四要扫房,除了要彻底清扫屋里屋外平日扫不到的那些死角灰网, 还有换年画、粉刷糊裱墙壁等工作要做。原来,老北京四合院儿里都是木窗户,过年前得糊上白净的新窗纸,窗户上还要贴上“福”字、窗花、剪纸,挂上“吉祥结”之类的象征平安如意的手工艺品挂件。遥想当年家家户户红艳艳的景象,过年的热闹不难想象。而这天的最重要环节,就是给自家的各道门上贴上红纸黑字(金字)的春联。这春联古来就有的讲究极多,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到了今日,这些讲究渐少,铺天盖地都是红色的对联,象征着红红火火的来年。春联一出,年的氛围就顿时浓烈了。 “炖白肉”、“杀年鸡”、“发面”、“蒸馒头”,一天一项,是这工程浩大的过年倒计时中最为香喷喷的环节。在那饮食清淡的年月里,肉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诱惑。这种让身心温暖的追求,是我小时候活色生香的记忆。按照老北京的规矩,这些丰盛的过年饭菜,必须提前做好。因为老北京有个忌讳,在岁月新旧交替之际,是不能动刀的,否则不吉利,会招灾惹祸。 大年三十儿“熬”一宿 大年三十儿是过年的最高潮,所有的积聚和准备,仿佛都是为了这一天的“狂欢”。不过在含蓄沉稳的老北京这里,这“狂欢”因为京味儿的家常质朴,而倍添实在。 在这一天,老北京必须将吃剩的药渣抛到门外,并把自家正用的药方烧掉,据说,如此可以“丢百病”。 此外,家里要备酒宴,穿新衣,邻居亲朋相互探访拜年,晚辈叩拜尊长,俗称“辞岁”。尤其是新婚的夫妇必须在丈母娘家“辞岁”,不然就是不恭不孝。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一过12 点,迎来了新年,首先要放炮驱邪、焚香祭祖。老北京人有除夕守岁的风俗,守岁最早起源于晋代。守岁其意有二:年岁大的是在辞旧之际有珍惜时光之意,年青人守岁则有为父母延寿之意。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再搞些娱乐活动。 除夕子时接神后,全家要进行团拜,团拜最早出现在汉代,为官方朝拜皇帝之礼。老北京的团拜从清代盛行。全家要先在祖宗牌位前磕头拜年,然后晚辈再给长辈磕头拜年,这时长辈要给未成年的小辈压岁钱。这大年初一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这作揖磕头,可以换来一个个压岁钱红包。团拜后,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馅的接神饺子,又称五更饺子。 从初一清晨开始,浩浩荡荡的拜年活动便开始了。 亲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各路的亲戚都开始互相上门,磕个头,吃个饭,唠个嗑,在不间断的走亲访友中,年节的意义越来越趋于团圆。 城里庙会&郊区花会 在走亲访友之余,逛逛各大庙会,也是老北京人较为看重的活动。 据《北京庙会》一书记载,北京地区的庙会起源于辽代(公元907 年—1125 年),被成为“上已春游”。 元末明初时,这一活动开始发展,并于明清两代兴盛起来,后来又因战火而逐渐衰败。直至20 世纪80年代,各地区的庙会才陆陆续续地恢复起来。 有老北京人说,过年的头件事就是逛——逛庙会。 北京的庙会要想详细地统计数目,真是不太容易。有的庙会是一年一度的,有的一个月里就有好几天,而且时间不固定。据说,在清初的时候,北京几乎天天有庙会,“每月逢九、十、一、二是隆福寺,逢三是土地庙,逢五、六是白塔寺,逢七、八是护国寺。东岳庙和大钟寺正月初一开庙(一般在10 天到半月),初二财神庙开庙,十六、十八白云观开庙,三月初三蟠桃宫开庙。”这北京,几乎成了庙会的天下,北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便是庙会了。 旧时的北京城内及郊区,共有七百余座庙宇,春节期间,大小庙宇均向香客、游人开放。在庙内及门前设有集市,称作庙会,北京庙会以白云观、大钟寺、东岳庙等处最为著名。从古起,庙会期间便是庙宇举行宗教活动的时间,但是这些活动着实不够特色,时间一长,便被人们忽视了。到了今天,北京的庙中还有几处的宗教活动是极富有特色的,逐渐演变成了宗教祈福活动。 比如说,喇嘛打鬼,这是喇嘛庙的宗教仪式,由喇嘛们扮演鬼怪;长教喇嘛手执法器,游转之后,将“鬼”除之。雍和宫便有这样的活动。在以前,还有城隍庙里的“城隍出巡”活动,十月二十五的白塔燃灯……近些年已逐渐消失无踪,只剩下一些古刹还保留有新春祈福活动,但宗教意味已十分淡薄了。各家庙会上的花会表演总是异彩纷呈、丰富多样的,有文的,有武的;有古的,有新的;有纯看的,有参与的;有热闹的,有静寂的……各行各业的艺人们一齐上阵,为大家带来缤纷多彩的表演。尤其是在很多老手艺已经随着时代发展慢慢流失的今天,也只有在庙会这样的日子里,才能够看得到如此密集的展演。 久而久之,庙会期间的宗教活动便越来越次要,而老百姓更多地集中在庙会的购货市场上,于是,它成为了满足一般市民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场所,也就拥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到了今日,庙会已没有这么多,但仍在人们的正月生活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形式丰富多样,引人注目。 花会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展现高超技艺的高跷、中幡、舞狮、杠子;有舞蹈俏丽的旱船、秧歌、花钹、跨鼓;有武术精湛的少林、五虎…… 其实,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北京人来说,他们记忆中最具有京味特色的庙会应当是上个世纪50 年代阜成门内大街的白塔寺庙会了。这个庙会每个月都要开市好几天,开市的时候,山门前人来人往, 热闹非凡,摆摊的有卖农副产品的,有卖各种百货的,还有卖各色手编工艺以及小动物的。各种小吃当然也少不了,糖葫芦、年糕、豆汁、油炒面、炸灌肠……便宜又好吃。时光轮转,而今,白塔寺的庙会随着寺庙风景的破坏已经停止了,在人们看来,再属京味浓郁的庙会,便是地坛庙会、厂甸庙会、龙潭庙会、莲花池庙会等几大传统庙会了。 郊区的花会在春节期间也是极为活跃的,几乎村村都有,花会表演的项目繁多。有些村子还要搭上大棚,悬灯结彩,表演各种节目。 花会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展现高超技艺的高跷、中幡、舞狮、杠子;有舞蹈俏丽的旱船、秧歌、花钹、跨鼓;有武术精湛的少林、五虎……这些活动多是一些民间自娱组织搞的,城里和村中都会有,极具地方特色。每逢花会表演,四面八方涌来的观众总是人山人海,随着表演队伍的行进,往往围街堵巷,热闹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