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庙会上的花会表演总是异彩纷呈、丰富多样的,有文的,有武的;有古的,有新的;有纯看的,有参与的;有热闹的,有静寂的……各行各业的艺人们一齐上阵,为大家带来缤纷多彩的表演。尤其是在很多老手艺已经随着时代发展慢慢流失的今天,也只有在庙会这样的日子里,才能够看得到如此密集的展演。 中幡 中幡是我国北方常见的一种集体育与娱乐、力量与技巧于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一个人或者多个人通过使中幡上下起伏、翩翩起舞,来表达人们一帆风顺、健康幸福的美好愿望。这种表演并不单在电视上可见,在北京现在的各大庙会中也经常出现。而且过去的中幡表演常是一个人,现在则更多是群体表演,有着固定的套路,从低潮到高潮,编排有序,场面壮观。 舞狮 狮子在民间被认为是威勇与吉祥的象征,这与它威武的体型和百兽之王的赞誉分不开,人们希望借助它威猛的形象来驱魔赶邪。在长久的发展中,民间出现了舞狮这种艺术表演形式。每逢新春佳节或各种集会庆典,多用舞狮来助兴。在喜庆、激越的锣鼓声中,表演者两人一组,穿上厚厚的狮子外壳,不断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或抢绣球,或登高台,其精彩之处总令人高声叫好。 舞龙 舞龙也是庙会常见的表演,寓意着“祈年”,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舞龙时,先用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从庙中请出龙身,龙身一般由竹子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罩上红布,布上彩绘龙鳞。请出龙身后,要先将龙头龙尾接上,举行隆重的点睛仪式。在舞龙时,要在龙前有一人持竿引领,竿顶一般都竖一巨球,龙身处要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撑竿,前后绵延可达十多米。舞动起来时,巨球前后左右摇摆,龙头要不停抢球,而后的龙身也要跟着游走飞动,远看,真如飞龙在天。 踩高跷 踩高跷是我国民间常见的艺术表演形式。又称之为“拐子”,表演的人脚上绑着长木跷走来走去,或按一定节拍、一定路线行进,或表演简单的舞蹈。人们需仰着头或站在高处才能观看表演,因而也有人叫它“高瞧戏”。 跑旱船 北方缺水,少见船,便逐渐演绎出了“跑旱船”这种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的表演活动。按照船的外观形状做成木架子,加以各色装饰。跑起来时,表演的人快速地走碎步,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水面行舟。而且表演多用锣、鼓、钹等乐器伴奏,气氛热烈,情绪活跃,引人瞩目。 花式空竹 空竹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民间游戏,它用竹木制成,中空,从而得名。人们玩的时候,多用双手各拿两根两尺长的小竹棍,顶端系一根长约五尺的棉线绳,绕线轴几圈儿,一手提一手送,不停地抖动,加速旋转的时候,便会发出鸣声。而在庙会上的空竹表演,则有更多的花样,或动作繁杂,或多人配合,比平时的游戏更多了观赏性。 拉洋片 拉洋片是中国传统的一项民间艺术。表演使用的道具是四周装有镜头的木箱,木箱内有几张图片和照明灯具。表演的人在箱子外拉动绳索,控制图片卷动,同时配以演唱,解说图片上的内容。这种表演在清末传至北京后曾经极为流行,演出了诸多完整的故事,现在只能偶尔见之了。 |